教育,为贫困生求学开路
“国家在今后四年将投入100亿元资金主要用于在西部372个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8个团场和中部省份尚未实现‘两基’的县,兴建和改建6400所寄宿制中小学校,缓解320余万贫困家庭学生上学难问题。” 2004年2月26日,一个早春的讯息从北京传向全国各地。这是国家的承诺。贫困,挡不住求学路。“两免一补”,让贫困生沐浴义务教育雨露早晨7点半,广东省阳山县高峰镇水尾村小学开始热闹起来,背着小书包的农村娃嬉闹着,争先恐后直奔教室,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琅琅的读书声。听着孩子们这动人的声音,老教师梁路松不禁回忆起改变这个小山村的那件事情。 2001年9月,一个消息传到了村里,省政府安排了3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免收全省农村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书杂费。身为小学教师的梁路松得知消息后,不歇脚地走遍了几十户人家,到田头、到山里把正在种田、放牛的孩子带回教室。梁路松在田里找到了正在干活的三年级学生梁家喜。梁路松大声说:“你有书读了,一分钱也不用!”梁家喜顿时两脚定在原地,眼泪刷地直流下来,嚎啕大哭!爷爷斥道:“你傻啦?有书读还哭?”梁路松说:“叔,你不知道,这孩子是激动,高兴哩!”梁家喜大哭着扑在梁路松怀里。在广东省16个贫困县之一的清新县高田镇,镇里的西坑小学各间教室坐满了学生。校长张浩中告诉记者,全校260名学生,有50名学生书杂费全免。在免除书杂费之前,开学三四周,他们的座位还空着。村里的农民们都感激地说,党和政府出钱解决孩子的书杂费,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送孩子读书!
这些农民的感动源自政府的行动。2001年9月,广东省政府通过省财政专项补助,对人均年收入1500元以下的农村困难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免收杂费、书本费,,。广东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有800多万人,这意味着每10名学生中,就有1人享受全免的待遇。这是全国首次出现的在全省范围内建立的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资助制度。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省率先为全国做出了表率。随后,北京、浙江、江苏、河北、河南、陕西、青海等省级教育和财政部门也都相继设立了义务教育助学金专款,对农村贫困学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子女减免义务教育费用。由于政府财力所限,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国目前只能做到不收学费,而收取少量的杂费,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为了控制收费水平,教育部等三部委提出“一费制”收费办法,将农村小学生每学年的收费控制在160元,农村初中生控制在260元。但据教育部门调查,在农村初中辍学生中,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的比例占了50%—60%,一二百元的书杂费同样让他们难以迈进学校的门槛。是“两免一补”政策的出台,使义务教育的雨露播撒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中。助学贷款,给寒门学子多彩大学生活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从山村走出的那一幕,杜可平至今难以忘怀。杜可平的家位于湘中的双峰县,父亲早已过世,母亲守着3亩薄田,拉扯他长大。一年下来,家里的现钱所剩无几。 1999年,杜可平以优异的成绩被北京理工大学录取。随着报到日期的临近,他变得越来越沉默。母亲开始了四处奔波,向亲戚朋友们告债,在父老乡亲的帮助下,杜可平终于带着4000元上路了。学费是凑上了,可生活费还是没有着落。开学后,尽管学校为和他一样家庭困难的学生准备好了脸盆、暖瓶等生活
必需品,饭卡里也打入了足够用一个月的金
教育,为贫困生求学开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