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样抗凝物 (lupus anticoagulation,LAC)
李利红
血液与肿瘤内科
抗磷脂抗体
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d antibody,ACL)
IgG、 IgM、 IgA
固相
狼疮样抗凝物(lupus anticoagulation,LAC)
IgG、 IgM
液相
Β2-GPI:亲磷脂糖蛋白,抗凝活性
?
狼疮样抗凝物对凝血的影响
易于出血?
易于血栓?
狼疮样抗凝物对凝血的影响
出血:<1%(多发生在血小板减少时)
血栓: >25-50%
体外:延长磷脂依赖的凝血试验(APTT、PT)
体内:易栓症
狼疮样抗凝物存在的临床意义
SLE:1952年由Conleyle和Hartman发现,10%
肿瘤
淋巴增殖性疾病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HIV)
药物:普鲁卡因酰胺、异丙嗪、奎尼丁、异烟肼等
抗磷脂抗体的靶抗原
抗磷脂相关凝血因子
抗凝血酶-凝血酶复合物(TAT)
PC PS
β2-GPI
Annexin V
TM
纤溶酶
t-PA
内皮细胞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组织因子-FⅦa复合物
FⅪ FⅫ
PAF
内皮细胞
2、混合试验(纠正试验)
加入正常的乏血小板混合血浆不能纠正
3、确诊试验
补充外源磷脂能缩短或纠正延长的筛选试验
4、排除其他抗凝物质存在
如FⅤ,FⅧ抑制物和肝素的存在
5、抗LA单克隆抗体
狼疮样抗凝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