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朗读”与“有感情地朗读”
内容摘要:本文从“朗读”的外显形式和内隐机制出发,提出“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要求的不科学性,进而从朗读的内涵、感情与情感的区别以及国外母语教育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论证。作者建议“用心朗读”的提法更科学,更能体现解读者的姿态。
关键词:朗读审美感情科学
朗读,历来是我国语文教育中的重要阅读方法之一。仅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来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要求贯穿于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其重要性无须赘言。问题是当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感情朗读,依然不能摆脱“学生腔”的影子,即朗读者往往热情高涨、放声疾呼,却有口无心,虽诉诸听觉,却不抵人心。这固然与朗读的技巧以及文本理解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对于“有感情”与“朗读”,人们尚有不少认识有待提高。从实际的阅读情况来看,“暗流涌动”式的默读、浏览是最为普遍的阅读方式,而声情并茂地朗读是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阅读方式,具有一定的情境性与有限性,此处,仅在这个意义上探讨什么是朗读。对此,大家的表述不一而足,现列举几种常见的理解如下
[U1]:
《现代汉语词典》:朗读,清晰响亮地把文章念出来。
冯淑惠《朗读漫谈》:朗读是用语言的声音形象表达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方式之一。
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朗读是出声的阅读,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换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并通过喉头、声带和嘴唇的发声动作读出词和句子的阅读活动。这是一种眼、口、手、脑协同动作的过程。它绝不是见字读音的直觉过程,而是一个有着复杂的心理、生理变化的驾驭语言的过程。[4]
由上[U1]定义,不难看出人们对朗读的认识不外朗读的外显形式与内因机制这两个方面。简言之,朗读是读者心理机能的外显形式。从朗读的外显形式看,它是视听转换的声音传播。强调朗读主体用声音传递信息与表达情感的功能,这体现了作为音意结合体的语言最基本的属性――表情达意。就朗读的内隐机制而言,是人的心理机能表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乐记》)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朗读中的目视、脑想、唇动与耳听等环节无不与感知、想象、情感、思维等心理现象密切联系。其中,情感作为朗读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广泛地弥散并浸透于其他心理因素之中,成为触发其他因素的诱因与动力。因此,人们才提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叶圣陶称之为“美读”课文。在朗读中,如果没有主体的情感体验,美感也就不复存在。其实,人们早已注意到朗读与审美的关系,只不过还仅将朗读视为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殊不知,朗读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审美层次的朗读必然是有感情的。对此,英国艺术理论家科林伍德早有论述:“感觉因素和情感因素两者不仅在经验中结合起来,而且是按照一定的结构样式结合起来的,这种样式可以说成是感觉先于情感。先于在此并不意味着时间上在前,如果是那种情况,就不会是一种经验而是两种经验了。”所以,朗读不单纯是一种发声行为,也不纯粹是一种普通的心理活动,而是一种具有强烈情感的审美活动。
但从另一方面看,“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提法又不够科学、严谨。
首先,朗读不仅可以传情,亦可启智、明理,“有感情地朗读”,容易单纯地追求朗读的情感化,甚至情绪化。尽管情感是朗读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但并不意味着它是最重要的因素。朗读的心理研究早已证实,朗读是感知、想象、情感与思维等心理因素相互
“用心朗读”与“有感情地朗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