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黄鼠狼”步兵战车30年.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黄鼠狼”步兵战车30年
"黄鼠狼"步兵战车是军事迷们熟知的一种车型。1971年5月7日,首批"黄鼠狼"步兵战车在联邦德国卡塞尔和基尔交付部队。迄今为止,这款久经考验的步兵战车已走过了30年的风雨历程。但是,从今天的眼光来看,"黄鼠狼"步兵战车的火控装置、武器威力、机动性和某些防护措施已不再满足军方的要求,必然会被新一代步兵战车代之。

鲜为人知的研制背景

HS30步兵战车是联邦德国年轻的摩步兵部队的首批装备。1959年至1962年,共装备了2176辆。因为在研制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不断变化的要求,加之最后也未经惯广泛试验便进入大批量生产,所以部队对HS30步兵战车并不太喜欢。有鉴于此,尚在HS30步兵战车刚刚投产之初(1959年9月),陆军作战指挥部就拟定了新一代步兵战车的军事要求。有意思的是,这些要求与当时正在研制的标准坦克的部分性能指标不谋而合。
与HS30步兵战车相比,新一代步兵战车作了以下改进:
▲增加了下车作战兵员数(由6人增加到12人);
▲安装了1门可靠性更好的20mm机关炮;
▲可安全快捷地变换乘车和车下作战方式;
▲有乘员三防装置;
▲具有与主战坦克相当的机动性;
▲能在5m的水下行驶;
▲具有与主战坦克同等的防护能力。
因为当时资金充沛,国防物资的采购程序也相当简单,所以1960年1月军方与两家集团公司第一次便签订了研制7辆第一代样车的合同。这两家集团公司分别为:莱茵金属集团公司,由莱茵金属/维滕、莱茵金属-汉诺玛克/汉诺威和英格-布罗?瓦内克三家组成;亨舍尔集团公司,最初与莫瓦格/克罗伊茨林根(瑞士)公司共同组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企业情况发生了变化。1976年,蒂森集团公司吞并了上述两大集团公司,并将公司的国防技术业务集中到卡塞尔的亨舍尔公司(今天的莱茵金属地面系统公司的一家分公司)。1968年,莫瓦格公司退出了研制行列。莱茵金属公司掌握了"黄鼠狼"步兵战车的所有生产领地(包括炮塔部分)。
第一批新一代步兵战车的样车依然带有极深的HS30步兵战车的烙印,尽管发动机是后置式的,但是依然能够从狭窄的尾门出入。样车的战斗全重为16t,比较适中。
在生产第二批(1961年~1963年)8辆样车时,再次修改了军事要求:后面的战斗室要有一个大后车门,整个动力传动装置应装在车辆前部。这种设计思想或许是受了邻国法国的一些影响。1956年,法国开始装备AMXVTPM56装甲运兵车(AMX-30车族的一名成员),该车体现了现代步兵战车的所有特征。
动力传动装置安放在车首前部,是一个出色的解决方案。它的优点是能够缩短更换动力传动装置的时间。利用车尾出入,就可以在乘车和下车作战方式之间实现快速切换。但究竟是安装1扇大侧门或2扇小侧门还是安装1扇后门,人们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炮塔仍为单人炮塔,安装在车右侧,炮塔左侧位置安装了1个可升降的导弹发射架,配用的导弹是瑞典的"拳击手"反坦克导弹。第二批样车的战斗全重有所增加,但仍不足20t。
在生产第三批样车时,某些军事要求又进行了修改。这批样车简直就是HS30的后继型车辆。经过长达5年的研制期后,人们认识到,从战术角度看,将车长/班长安置在炮塔外边显然是不合理的。此外,乘员还必须在全装甲防护(包括核、生、化防护)之下操

“黄鼠狼”步兵战车30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泥巴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7-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