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咬文嚼词”的乐趣.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咬文嚼词”的乐趣
许多教师在教学词语时,只是把它作为展示学生阅读水平的一个平台。在阅读教学中,词语教学能否像其它教学环节一样精彩纷呈?我们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引领学生享受学习词语的无穷乐趣?我的做法是:
一、理解,触摸词语表面的温度
1. 图文对照助理解。生动的插图,是最直接可感的教学资源,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看图理解词义。如《莫高窟》一文中描绘了雕塑的不同形态:有慈眉善目的菩萨,有威风凛凛的天王……为了使学生有更直观的印象,我就将书上插图放大成特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同学们从画面中理解“慈眉善目”、“威风凛凛”、“神态安详”等词。
2. 动作演绎助理解。动作演绎,即通过具体的肢体动作,让学生对一些关键词语有感性的理解。如我在教授《推敲》一文时,指导学生理解贾岛的一诗《题李凝幽居》中“僧推月下门”一句,其中的动词“推”与“敲”到底哪个更好呢?于是,我邀请学生一起来做这两个动作,边做边嘴里发出“推门”的“吱呀”声,及“敲门”的“笃笃”声,几番比较后,学生们认为在月夜下,“笃笃”声更清脆,更能衬托月夜的宁静。

3. 链接生活助理解。如果能将词语与生活体验联系起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就更有个人的情感色彩,理解也就更深刻。如执教《水》一文中理解“风干”这个词语时,我没有做生搬硬套的解释,而是从“干裂的嘴唇”入手,唤起学生对生活的记忆,然后由此及彼地体会文中气候炎热,严重缺水的事实。
二、感悟,品味词语内在的深度
1. 研究文化,探究渊源。我校的宋洁老师,她在教识字教学中,一边画出这某些字的样子,如“孕”、“网”等字,一边在词语、教师、学生之间进行对话,让学生明白词语所表达的意义,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在这里,宋老师把这个词作为艺术来处理,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意蕴美,感受到了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2. 促发想象,品味内涵。在词语教学中,教师可凭借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挖掘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如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别》一文中,我引导同学们观察插图的江面上有数只帆船,接着,我就问同学们:“既然江上有数只帆船,为何诗人称‘孤帆’?”同学们通过深入阅读,对诗人与友人间的感情有了更深的理解。
3. 研读文字,深入底蕴。我们在研读某些关键词语时,要引领学生找出内在关联,全面把握,用心体悟,真正感受到我们汉语言文字的魅力。如执教《维生素
C的故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体现哥伦布心理活动的一系列词语:十分沉重、噙着眼泪、越来越沉重、又惊又喜。让学生通过朗读语句,体会这些文字背后所塑造出哥伦布对船员的重情重义。
三、分析,点染词语潜藏的亮度
1. 顺势比较。当学生不能一下领会词语的含义时,我们可以找到与该词相近的词语来对比理解。

“咬文嚼词”的乐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83252951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7-11-2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