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麦9号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介绍了涡麦9号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产量目标和生育指标、精细整地、种子处理、科学播种、查苗补种、合理施肥、水分管理、预防春霜冻害和低温冷害、化学调控、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小麦;涡麦9号;高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0-0024-02
1 产量目标和生育指标
产量目标:9 000 kg/hm2。
产量结构:穗数675万~720万穗/hm2,穗粒数36~40粒,千粒重40~42 g。
冬前壮苗指标:~,单株一级分蘖3~4个,其中2~3个分蘖达3片以上,次生根7~8条,叶片清秀。
茎蘖动态指标:基本苗225万~240万株/hm2,越冬期1 125万~1 275万株/hm2,返青期1 275万~1 425万株/hm2,拔节期1 425万~1 650万株/hm2,成熟期有效穗数675万~720万穗/hm2。
2 精细整地
选择交通便利、能灌能排、土地平整、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养分充足、结构良好、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地块。选用大型机械作业,实行大犁深耕或深松,加深耕层,深度达20 cm以上,耕后耙2~3遍,耙细耙透耙实,做到上无坷垃、下无卧垡,地面平整,无“龟背田”。若选用旋耕机械整地,耕深应在15 cm以上,耕翻后尽快耙耱、镇压2~3遍,以疏松表土、破碎土垡、平整地面、耙碎土块、抗旱保墒、上松下实。
3 种子处理
提倡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没有用种衣剂包衣的种子要用药剂拌种,选用2%戊唑醇(立克莠)50~75 g+40%辛硫磷75 kg,拌麦种50 kg,边喷边拌,拌后堆闷3~4 h,待麦种晾干后即可播种[1]。
4 科学播种
一是足墒适期播种。要足墒下种,土壤墒情不足时,一定要先造墒,后整地,再播种。适宜播种期为10月10―15日。在适宜播期内,应掌握“宁可适当晚播,也要造足底墒”的原则。二是适量播种。适宜基本苗225万~240万株/hm2,播量165~180 kg/hm2,玉米秸秆还田麦田播量180~195 kg/hm2。三是精细播种。实行机条播,播种深度3~5 cm,行距20~22 cm。播种机不能行走太快,以5 km/h
为宜,以保证行距一致、深浅一致、下种均匀、不重播、不漏播,播种时每隔4 m左右留一行道,行距30 cm,便于中后期田间管理,不伤麦苗[2]。
应选用带镇压装置的小麦播种机械,在小麦播种时随种随压,在小麦播种后用镇压器镇压2遍。尤其是对于秸秆还田地块,一定要在小麦播种后用镇压器多遍镇压。
5 查苗补种
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出苗情况,对于缺苗断垄地块,要尽早补种。可选择与该地块相同品种的种子,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后,开沟均匀撒种,墒情差的要结合浇水补种,补种工作务必在出苗后3 d内结束[3]。
6 合理施肥
首先是施足基肥,在玉米秸秆还田的基础上,推广使用有机肥,合理调配氮、磷、钾肥,补施中微肥;推广化肥深施和氮肥后移技术。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施硫酸锌15 kg/hm2、纯N 210~225 kg/hm2、P2O5 75~90 kg/hm2、K2O
涡麦9号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