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发病率的增高,国内外相关研究相继展开。本文通过综述国内外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概念、干预措施,旨在使护理工作者更好的了解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为提高癌症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科学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进展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呈现持续升高的总体趋势,在我国癌症为城市居民死亡的第一大原因,农村居民死亡的第二大原因[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完善,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显著提高。研究显示,癌症作为重要应激源,易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发生,因此对于癌症患者的PTSD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国内外相关研究对癌症患者PTSD的相关概念、干预措施进行综述,为护理工作者提高癌症患者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提供科学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1 创伤后应激障碍概念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一种创伤后心里失平衡状态,指个体对曾经历、目睹或面临的导致或可能导致自己、他人死亡或严重躯体伤害的事件、严重创伤的强烈的害怕、无助或恐惧反应
[2]。有国外研究报道癌症患者 PTSD 的发生率为 2%~35%,而国内的相关研究[3]患病率也达20%及以上。PTSD其主要的核心症状为反复出现闯入性的创伤体验,回避与情感麻木、持续的高警觉。
2 干预措施
药物治疗
持续的PTSD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生活质量的降低。目前,药物治疗是创伤性应激障碍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用于PTSD治疗的药物有苯二氮类抗焦虑药、抗抑郁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及抗惊厥药等,这些药物在大多数PTSD患者中无法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与此同时中药具有保健、治疗、减少副作用的优点使得中药得到很好的应用前景,如魏品康[4]等临床研究显示,白龙解郁颗粒对 PTSD 有显著作用,疗效优于安慰剂。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在防治PTSD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副作用少为主要优点已成为临床综合治疗中重要组成部分。如中医的电针治疗对PTSD 患者具有一定效果,尤其在高警觉和躯体化症状改善方面效果更好,依从性好复发率低。此外近年来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有学者张婷婷
[5] 主张通过音乐疗法三个阶段:平抚情绪与状态、暴露创伤和系统脱敏、整合干预,来加快PTSD患者的康复过程。
护理干预
对PTSD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康复也是有效的,学者史铁英[11]等对PTSD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探索中,强调了干预措施中需要加强安全护理,重点在于心理护理。心理干预在预防及治疗PTSD效果明显,包括认知重建、暴露治疗、焦虑管理等方法,比精神药物治疗更为有效。而认知行为疗法是缓解PTSD症状十分有效的心理治疗技术,Kangas M[6]的干预结果证实了这一点。相比较单一的心理疗法,采用复合式心理疗法效果可能更好。此外,于罹患PTSD的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性干预,改善其精神活动状况对预防及治疗 PTSD 是十分有好处的。医务工作人员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社会支持,帮助患者
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研究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