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内蒙古 —之蒙古族饮食文化
蒙古族饮食习惯的形成
蒙古族是一个在草原上存在的上千年的游牧民族,其主要经营五畜——牛、马、山羊、绵羊、驼。食其肉、饮其酪、衣其皮,是古代中原的自然环境里,长期从事狩猎和游牧经济的过程中,蒙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技能创造了丰富独特的食品和饮品,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
蒙古族饮食分类
蒙古族的饮食主要分为四大类:
红食
白食
青食
紫食
蒙古族第一大饮食——红食
红食即肉食
蒙古族称肉食为“红食”,蒙语叫“乌兰伊德”
由于独特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以肉食为主的饮食习惯,被称为“食肉饮酪”的民族。
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独特的宰羊、加工、储存、烹饪工序。
蒙古族宰羊方式:胸前宰羊(掏心法)
三大特点:
杀羊不见血
扒皮不用刀
宰羊速度快
根据不同的做法,红食又可分为:手把肉、火锅、肉肠、血肠、烤羊腿、烤牛排、烤全羊、全羊宴等
白食蒙语“查干伊德” (纯洁、吉祥、崇高之意)
白食即牛马羊驼奶所致的奶食品:
奶豆腐、奶酪、酸酪
黄油、白油、奶皮
奶糕等
青食
青食”是指蔬菜瓜果类食品。
古代蒙古人和现代生活在偏远牧区的蒙古族民众主要靠采集沙葱、沙芥、蕨菜、蘑菇、野果等作为“青食”。
饮料
饮料主要有三种:
1、奶茶又叫蒙古茶。
2、酸奶:即发酵后的马奶“其格”以及发酵后
的牛、羊奶“塔日嘎”能解热止渴,且富有营养。
3、奶酒,又叫蒙古酒。
被称为紫玉浆、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
谢谢观看
蒙古族饮食——舌尖上的内蒙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