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防水材料
第一节沥青
沥青是一种有机胶结材料,是有机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
沥青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塑性、不透水性及耐化学侵蚀性,并能抵抗大气的风化作用。
在建筑工程上主要用于屋面及地下室防水、车间耐腐蚀地面及道路路面等。此外,还可用来制造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油膏、胶结剂及防腐涂料等等。一般用于建筑工程的有石油沥青和煤沥青两种。
1、主要技术性质
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有粘滞性、塑性、温度稳定性、大气稳定性,另外它的闪点和燃点以及溶解度、水分等对它的应用都有影响。
(1)粘滞性
粘滞性是沥青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发生形变的性能指标。沥青粘滞性的大小主要由它的组分和
温度来确定,一般沥青质含量增大,其粘滞性增大;温度升高,其粘滞性降低。
一、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质及应用
液态沥青的粘滞性用粘滞度表示;半固体或固体沥青的粘滞性用针入度表示。
①粘滞度是液态沥青在一定温度下,经规定直径的孔洞漏下50mL所需要的时间(s)。
②针入度是指在温度为25℃的条件下,以质量100g的标准针,经5s沉入沥青中的深度,。
沥青的牌号划分主要是依据针入度的大小确定的。
(2)塑性
塑性是指沥青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沥青塑性的大小与它的组分和所处温度紧密相关。沥青的塑性随温度升高(降低)而增大(减小);沥青质含量相同时,树脂和油分的比例将决定沥青的塑性大小,油分、树脂含量愈多,沥青塑性愈大。
沥青的塑性用延伸度来表示。
(3)温度敏感性
温度敏感性是指石油沥青的粘滞性和塑性随温度升降而变化的性能。随温度的升高,沥青的粘滞性降低,塑性增加,这样变化的程度越大,则表示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越大。常用软化点表示。
软化点是指沥青材料由固体状态转变为具有一定流动性膏体时的温度。
(4)大气稳定性(抗老化性)
大气稳定性是指沥青长期在阳光、空气、温度等的综合作用下,性能稳定的程度。
沥青在大气因素的长期综合作用下,逐渐失去粘滞性、塑性而变硬变脆的现象称为沥青的老化。大气稳定性可以用沥青的蒸发损失量及针入度变化来表示。
(5)闪点和燃点
闪点是指沥青达到软化点后再继续加热,则会发生热分解而产生挥发性的气体,当与空气混合,在一定条件下与火焰接触,初次产生蓝色闪光时的沥青温度。
燃点又称着火点。当沥青温度达到闪点,温度如再上升,与火接触而产生的火焰能持续燃烧5s以上时,这个开始燃烧的温度即为燃点。
各种沥青的最高加热温度都必须低于其闪点和燃点。
(6)溶解度
沥青的溶解度是指沥青在溶剂中(苯或二硫化碳)溶解的百分率。沥青溶解度是用来确定沥青中有害杂质含量的。
沥青中有害物质含量高,主要会降低沥青的粘滞性。一般石油沥青溶解度高达98%以上,而天然沥青因含不溶性矿物质,溶解度低。
(7)水分
%-%之间。沥青吸收的水分取决于所含能溶于水的盐分的多少,沥青含盐分越多,水作用时间越长,水分就越大。
由于沥青中含有水分,施工前要进行加热熬制。在加热过程中,应加快搅拌,促使水分蒸发,并降低加热温度,而且锅内沥青不能装得过多。
第九章防水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