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务工作人员讨论
讨论一:
“中内协的准则中规定内审具有“监督与评价”的职能。我本人对“监督”职能可行性表示疑虑。
补充知识:内部审计
为什么?
首先,有效监督的绝对前提是监督方与被监督方存在权力级差,被监督方无力伤害监督方的利益。
中国内审体制大都是行政总裁主导制。内部审计部仅是公司的一个二级部门,与财务、资金、营运、人事等理论上的被监督单位同属于一个级别,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的业绩评价、人事升迁、预算审核、费用开支等切身利益都被这些职能部门捏着呢,你能甩开膀子去履行所谓监督职能吗?
其次,内部审计监督谁?
监督公司高层领导?这种作法用脚趾头都能想明白后果是什么。
监督企业非合规行为?企业的许多事情往往都不是下面的办事人员决策的,其决策行为如果追溯往往又到了领导身上。
讨论二:
“2008年做过一个关于内控审计的项目,做得很累,当时是基于内部控制系统框架来做的,发现了很多问题。
???
比如,有的制度是几年前制定的,执行制度的部门已经变更了,现在实际操作的模式与制度相差甚远;
有的制度虽然是制定了,但不具有可操作性,与实际情况严重脱离;
有的制度,只针对个别情况,当实际情况发生变化时,制度未及时跟进等。
……..
显然,制度管理很重要,但制度建设是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完善的。我们单位也存在这种情况。我们对此提出了意见,并就此对企业文化提出了一些想法。
老板首先肯定了我们对制度方面的意见,但全面否定了企业文化的意见。老板的意思很清楚,企业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有可能比制度体系还要复杂。既然说不透,就不要说……
我们一想也对,企业文化本来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事情,既然说不透,干脆就别说……省得给领导添乱……,也省得给自己找麻烦……
老板对我们的审计报告很感兴趣,左改改,右改改,最后,涉及到微观的操作层面都保留了,涉及到管理和决策层面的都删除了……
这说明一个道理:
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只充当董事长或董事会的一个工具,如果想让这个工具来影响董事长或董事会,那是几乎不可能的,……。
内控要想有所作为,还是从传统的……做点文章,也许效果会好一点。”
企业内部审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