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合同诈骗罪判多少年 】是由【非学无以广才】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合同诈骗罪判多少年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合同诈骗罪判多少年
背景信息
合同诈骗作为一种经济犯罪行为,其被害人往往为企业或个人。该罪行一般表现为,诈骗者通过虚构事实、编造信息、刻意隐瞒真相,诱骗被害人和自己签订合同,从而以非法手段获取财物。合同诈骗涉及的金额一般较大,对被害人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较为严重,因而其严重性不容小觑。那么,合同诈骗罪该如何定罪量刑呢?
罪名与罚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进行合同诈骗的行为人,应该被定罪犯罪。具体罪名为:合同诈骗罪。该罪行的刑期和罚款范围,取决于犯罪所涉及的金额大小。具体划分如下:
如果涉及的金额在5000元以下,应该判处拘役或者管制,可以并处罚金。
如果涉及的金额在5000元以上,但不超过20万元,则应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如果涉及的金额在20万元以上,但不超过100万元,则应该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果涉及的金额在100万元以上,但不超过500万元,则应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
如果涉及的金额在500万元以上,则应该判处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上述规定,涉及金额越大,判处的刑期和罚款金额就越高。针对不同的情况,法院应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进行裁量判决。
判决案例研究
以下是合同诈骗罪的数个判决案例,供大家了解和学习:
案例1
2017年9月,李某与其他人共同通过短信、微信虚构事实,骗取被害人王某两次投资85万元。经审理,李某在此案中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并处罚金60万元。
案例2
2019年3月,潘某和谭某伙同他人,以伪造的合同骗取被害方张某 。此案中,潘某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1年,并处罚金400万元;谭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并处罚金300万元。
案例3
2018年5月,张某伙同他人,制造事实,骗取被害人公司货款1230万元人民币。经审理,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并处罚金220万元。
结论
合同诈骗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该罪行的危害性和社会影响度都是非常高的。对于合同诈骗罪的量刑,应该充分考虑犯罪所涉及的金额、社会影响、犯罪动机、犯罪情节等因素,依法进行裁量判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这一罪行形成有力的威慑,为社会和公众的利益提供有效的保护。
合同诈骗罪判多少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