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特后旗荒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
乌拉特后旗荒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乌拉特后旗地处巴彦淖尔盟西北部,地域辽阔,地类复杂,生态系统类型多样,自然条件差异较大,平均海拔1300—1500米左右,属干旱荒漠草原,生态环境十分恶劣,干旱少雨,风大沙多,年降雨量不足100毫米,全旗荒漠化和沙化严重,风灾、旱灾等自然灾害频繁。
(一)土地利用现状总土地面积2.5万平方公里,占巴盟总土地面积的38。其中高平原区2879万亩,占全旗总面积的78,山地丘陵区721万亩,占19,山前套区75万亩,占3。全旗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335万亩,其中有林地
1.4万亩,灌木林地183万亩,疏林地0.04万亩,未成林造林地2.89万亩,宜林地1147万亩,全旗森林覆被率为5.1。现有耕地7万亩,全部为沙质耕地,占总面积的0.2,人均占有耕地2.7亩。草场2395.57万亩,其它用地29.99万亩。其中:
沙化土地总面积1627.1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4,其中可治理面积1200万亩。
(二)水资源及利用现状全旗平均水资源总量21297.33万立方米,其中地表年径流5427.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15980.03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开采资源8910.39万立方米。境内地表水分为两大水系,分水岭南面是以黄河侵蚀基准面的外流水系,主要有13条河沟,大部分为间歇河,水量小;分水岭以北是内陆水系,是南北流向,最终流向蒙古境内和旗境内的戈壁、沙漠地区,内流河水量都很小,常常
见不到地表径流。地下水主要以大气降水入渗,渠道渗漏、灌溉入渗以及山前侧渗为主。
(三)牧业资源现状全旗现有存栏大小畜64万头(只),其中大畜5000峰,小畜63.5只。1999年测算,乌拉特后旗草场的适宜载畜量为28.64万绵羊单位,但实际载畜量则为65万头(只),超出正常载畜量37万头(只)。2017年测算,乌拉特后旗草场的适宜载畜量为32.21万绵羊单位,适宜载畜量88亩/只。年畜牧业产值为8485.1万元,年商品率为28。
(四)社会经济状况全旗总人口48978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3667人,占总人口的27.9%;汉族人口34815人,占总人口的7
1.08%;其它各少数民族496人,占总人
乌拉特后旗荒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