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行业国际发展情况横向比较
2014-04-19 能源情报
文/尹强中石化销售公司
能源情报按:我们关注能源行业的每个角落,销售端混合所有制是中石化端出来的大餐,但总有行业的趋势摆在眼前。我们提供这些研究观点:原来国际趋势如此。
本文选取了北美、欧洲和亚洲的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比利时、日本、韩国11个主要国家,以汽车保有量、公路网密度、加油站数量、燃油零售量等数据为基础与我国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
一、相关数据的比较分析
在表1列12个国家的数据中:我国在加油站数量、汽柴油零售量和公路网长度3个指标仅次于美国排名第2;汽车保有量(不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汽车)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排列第3;按公路网长度测算的加油站密度排名第6;单站燃油销量和单站服务汽车的数量这两个说明加油站效率的重要指标则分别排在倒数第2和倒数第1的位置。
其中:加油站数量、汽柴油零售量、公路网长度这几个指标我国排名第2,汽车保有量排名第3,这几个数据倒也符合世界第2大经济体的地位。
参照公路里程为指标的加油站密度则略高于表列11,/百公里,主要原因是这几年我国加油站总数略有减少而公路网建设迅速发展所致。
但是在站均服务车辆方面,我均不到808辆,为其他11的43%,其中英国(3929辆/座)、西班牙(3166辆/座)、德国(2972辆/座)。
在单站燃油销量上,我(3424千升/年)的54%,其中美国(4247千升/年)和英国(4155 千升/年),--2倍之间,仅日本低于我国。
可见目前我国加油站的经营效率依然低于发达国家,也就是说我国的加油站尚有足够的潜力为更多的汽车提供服务。如果按照表1所列11,。
二、发达国家加油站行业的发展过程
欧美发达国家的加油站行业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加油站从经营模式到服务内容经历了一个不断变革和发展的时期,许多现代业务模式的雏形出现在这个时期,石油零售业务快速成长、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逐步形成,油品市场需求高速增长,加油站经营毛利水平高,零售网点增加迅速。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加油站品牌整合的时期,石油公司以垂直一体化的体系和规模经济的优势占据了行业领导地位;加油站管理走向规范化、自动化;工业化国家逐步放开市场,投资商和非传统的经营者进入加油站行业,市场需求进一步增长,加油站事业利润丰厚,加油站数量急剧增加。
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是市场精细化管理与信息化管理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发达国家油品市场增长趋缓、行业竞争加剧,出现了加油站利润空间收窄、区域市场加油站数量减少的情况;精细化、信息化管理和营销提高了行业水平;自助加油+非油品业务的模式逐步普及;由于环保法规的要求导致加油站行业成本上升。
第四个阶段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国际知名的大型零售商加入了加油站经营的行列,“低价格、高销量+非油业务”的经营模式给传统的加油站行业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各区域市场加油站行业先后步入“微利化”时代,加油站数量持续下降; 2007年后,跨国石油公司开始退出欧美“成熟市场”的下游业务。
发达国家案例:
1、美国加油站行业的情况
自从1907年世界上第一座“驶入式”加油站诞生以来,美国加油站行业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逐步完成了加油站向服务站的转变。加油站的数量也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过程,在1977年是数量最多的年份,,随后就“跌跌不休”,到2010年,仅剩下不到16万座,减少了10万多座。
影响美国加油站行业的几个因素:
(1)自助加油和科学技术的推动
1947年,第一座自助加油站在洛杉矶问世,这种新的加油模式得到了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普遍认同,随着跨国公司的业务扩张,很快自助加油站就输出到了世界许多地方。喜欢“新鲜玩意儿”的美国人发明了许多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和新技术、新设备,深刻地改变了油品零售行业的经营和管理方式,成为影响加油站核心竞争力的重大因素。随后,电子加油机、液位仪、机端读卡器、 POS/BOS系统、卫星行车监控系统等自动化设备以及管理信息系统逐步成为加油站的标准配置。
(2)环保法规的影响
1988年美国国家环保局(EPA)颁布了针对加油站埋地油
中国加油站行业前景数据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