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法律法规专题培训
1
环境法
是指调整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活动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其目的是为了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民健康,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调整对象是特定的社会关系-环境社会关系
目的和任务:
-保护、改善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
-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
-保障人体健康
-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2
环境保护的内容和任务
包括两个方面:
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居民身心健康,防止机体在环境污染影响下产生遗传变异和退化;
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和消除有害物质进入环境,以及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产资源的生产能力,使之得以恢复和扩大在生产;
3
中国的环境保护
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总方针:“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4
三大环境政策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谁污染,谁治理(谁负担)
强化环境管理
5
环境管理
定义:是国家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教育等多种手段,协调“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以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主体:国家、政府
对象:人类的经济、社会和技术活动
目的: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保护和改善环境;保障人群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
手段: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教育
EMS 现行管理体制
6
环境保护法的体系
概念:是指由一国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的全部法律规范,按照其内在联系而分类组合在一起的统一整体
纵向结构
-国家环境法
-地方性环境法
横向结构
-整体环境保护法-特别方面的环境管理法
-污染和其它公害防治法-环境标准法
-自然保护法-环境责任和程序法
-自然资源保护法
7
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宪法
「刑法」
环境保护基本法
环境保护单行法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环境保护部门规章
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环境标准
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8
环境标准体系
三级
-国家环境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环境标准
四类
-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环境保护基础标准
-环境保护方法标准
9
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概念:是指调整特定环境社会关系的一系列环境法律规范所组成的相对完整的规则系统。它是环境管理制度的法律化,是环境法规范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因而它既不同于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也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法规范,而是具有自身特点的一类环境法规范。
适用范围
-具有特定性,只适用于环境保护管理的某一个方面,只调整在开发、利用、保护、改善环境中发生的某一特定部分或方面的社会关系
-系统性和相对完整性
-可操作性
10
环境法律法规专题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