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课件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课件_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1
简介
型钢混凝土结构是以型钢为钢骨并在型钢周围配置钢筋和浇筑混凝土的埋入式组合结构体系。
日本:钢骨混凝土结构(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英、美等西方国家称之为混凝土包钢结构(Steel Encased Concrete)
前苏联称之为劲性钢筋混凝土结构。
2
日本
起源于1910年代。当时,从欧洲传入日本的护墙结构将型钢作为骨架埋入石护墙,这就是日本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起源。
3
日本
1918年,内田祥三
旧东京海上大楼中(地上7层)
柱和内部大梁用钢筋混凝土外包型钢代替型钢周围的砖石,现代意义上的型钢混凝土结构就这样在日本诞生了。
1921年,内藤多仲
日本兴业银行,是一座总面积约14000m2、高约30m的型钢混凝土建筑,经受了1923 年的关东大地震而几乎没有破坏。
4
日本
5
日本
1978年,宫城县冲绳地震
在调查的95栋型钢混凝土建筑中,仅有17栋发生主体轻微破坏。
20 世纪30 年代至60 年代日本的型钢混凝土以空腹式配钢为主,70 年代以来以实腹式配钢为主要形式。
6
日本
1981 年至1985 年
多高层建筑中,%,% ,
10~15 层的高层建筑中,90%
16层以上的超高层建筑中,达到50 %
即使以钢结构为主体的高层建筑,其底部几层也多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
1995年1月,日本关西大地震倒塌和严重破坏的建筑物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占55%,钢结构占38%,而SRC结构及其混合结构仅占7%,进一步验证了SRC结构良好的抗震性能
7
欧美
SRC结构在欧美的研究应用远不如日本广泛,但是最早的型钢混凝土结构却是出现在欧洲。
1904年,在英国,为了提高建筑物内钢柱的耐火性能而将其埋置于混凝土内,从而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型钢混凝土柱。随后,欧美各国开始了对这种新型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8
欧美
美国达拉斯第一国际大厦,72层,726m
休斯顿第一城市大楼,共49层,高207m
休斯顿得克斯商业中心大厦,79层,305m
休斯顿海湾大楼,52层,221m
澳大利亚悉尼堪特斯中心198m,采用钢筋混凝土内筒,型钢混凝土外柱。
新加坡财政大楼,55层,242m,采用型钢混凝土核心筒。
雅加达中心大厦,23层,84m,采用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及钢梁。
9
技术规程
YB 9082-97(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
叶列平教授参考了日本和美国的规范
日本建筑学会《》若林实
JGJ138-200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姜维山、赵鸿铁、白国良)、西南交大赵世春等
根据实验研究结果,在苏联模式上进行了修正
10

课件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514 KB
  • 时间2017-11-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