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医护-药物_PPT课件船舶药品与医疗器械
药库和药品的管理责任人;船上药物储备,要根据船上人员多少、航行远近配备;要从正规渠道进药,要保证药物的有效期、质量。
药品的分类管理;特殊药物(如:麻醉药)要严格控制,严格登记制度,远洋船每抵外港均需申报并封存;过期药品和特殊成分药品的管理。
药品储存温度注意事项:常温下保存的药物、需低温保存的药物、需避光保存的药物。
药品的使用登记制度。麻醉药使用记录保存3年。
处方权限。
一、药物储备、采集和使用原则
药物是用于治疗、预防和诊断疾病的化学物质。
治疗药物最为常见,如:抗菌药、镇痛药等。
预防药物则是利用人体自身免疫功能,通过导入(灭活)病原,刺激产生抗体,从而起到抵御、预防疾病的作用。如:卡介苗、甲肝疫苗、乙肝疫苗等。
诊断药物顾名思义,是用于辅助诊断的。例如:造影剂硫酸钡,口服后在胃肠道不被吸收,可阻止X线通过,从而出现对比性造影,显示出胃肠道是否有溃疡病或肿瘤等病变。
二、药物的概念
副作用:是指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例如:654-2是胃肠解痉药,在解除平滑肌痉挛同时抑制了腺体的分泌,导致口干、心跳加快等副作用。
2. 毒性作用: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致癌、致畸胎和致突变反应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
3. 过敏反应:常见的是药疹、皮炎、发热甚至过敏性休克。在用药前要询问有无过敏史。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药物也不例外,在产生防治作用的同时,又能产生对人体不利的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有:
三、药物的不良反应
4. 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例如服用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出现的乏力、困倦等现象。
5. 停药反应:是指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加剧,又称回跃反应,例如长期服用可乐定降血压,停药次日血压将明显回升。
6. 特异质反应: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严重程度与剂量成比例,药理性拮抗药救治可能有效。这种反应不是免疫反应,故不需预先敏化过程。现在知道这是一类先天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例如,对骨骼肌松弛药琥珀胆碱产生的特异质反应是由于先天性血浆胆碱酯酶缺乏所致。
口服
舌下含化
雾化吸入
肌肉注射
静脉注射
进入体内
组织器官
(发挥作用)
进入肝脏
代
谢
进入肾脏
排
泄
四、给药方式和作用过程
配伍禁忌: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可能产生药理、物理、化学性变化,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影响病人用药安全,这种情况称配伍禁忌。
慎用、禁用、禁忌症:主要是指一些在肝脏代谢或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在肝功、肾功不良时应慎用或禁用。例如:氟派酸(诺氟沙星)在肝功不良、孕妇、儿童应禁用。
成瘾性:长期连续使用镇痛药、安眠药,机体可产生依赖,故应避免长期反复使用此类药。
抗药性:长期反复用药或剂量不足,往往使细菌对药物产生抵抗力,故应避免长期反复使用一种药。
六、用药注意事项
药品用量:能产生治疗作用所需的用量称“剂量”。一般所说的剂量,是指成人一次的平均用量。如果少于这个量,就可能产生不了治疗效果。如果超过这个量到一定程度,就能引起中毒现象。这种过大的用量叫做“中毒量”。严重中毒时引起死亡的量叫做“致死量”。通常所称的“极量”就是指允许使用的最高剂量。
时间与次数:健胃药、抗酸药、胃肠解痉药、利胆药饭前服。对胃肠有刺激的药,须在饭后服。
麻醉药使用:每抵外港应申报封存。
常用药品
船上医护-药物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