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One Belt One Road)
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的提出
“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
“一带一路”= 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
一、“一带一路”的提出
古丝绸之路
(1)提出的背景
(2)版图范围
国内
国际
——古丝绸之路(古代连接中西方的商道)
起始于古代中国,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长安、洛阳甘肃、新疆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陆上通道)
西汉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拓,形成其基本干道。
——古丝绸之路(古代连接中西方的商道)
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南海:中国沿海港东南亚、南亚、阿拉伯、东非沿海诸国
东海:中国沿海港朝鲜、日本(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列岛)
“一带一路”战略,实质是借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主动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
(1)提出的背景
国际背景
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向分化的背景下。很多国家的经济可能面临困境,亟需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带动世界经济。
中国为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作出了很多战略规划(包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印缅孟经济走廊战略、中巴经济走廊战略、东北亚经济整合战略等)。
国内背景
中国传统的出口国较为单一和狭窄,美欧日占据出口的核心国位置,但这些传统的出口市场已经开拓得较为充分,增量空间已经不大,国内的过剩产能很难通过他们进行消化,在国内消费加速启动难以推进的情况下,通过“一带一路”来开辟新的出口市场是很好的抓手。
国内背景
2. 中国的资源获取问题
中国的油气、矿产资源对国外的依存度较高,这些资源主要通过沿海海路进入中国,渠道较为单一。“一带一路”新增了大量有效的陆路资源进入通道,对于资源获取的多样化十分重要。
国内背景
我国的资源进入主要还是通过沿海海路,我国的工业和基础设施也集中于沿海,而沿海直接暴露于外部威胁,如果遇到外部的打击,整个中国会瞬时失去核心设施。通过“一带一路”加大对西部的开发,将有利于战略纵深的开拓和国家安全的强化。
国内背景
4. 区域经济的贸易主导权
一带一路战略对中国而言,不仅能对冲掉美洋伙伴关系协议)、TTIP(跨大西洋贸易伙伴谈判),还能有机会在一带一路经贸中抢占全球贸易新规则制定权。
一带一路战略-世界大学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