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病的治疗现状及进展_PPT课件肝包虫病治疗现状与进展
----赵建
肝包虫病定义
肝包虫病( hydatiddiseaseof theliver) 又称肝棘球蚴病( osisof theliver) , 是一种以狗为终宿主的畜牧区常见寄生虫病,可通过直接感染( 与狗密切接触) 呼吸道感染( 虫卵随风进入呼吸道) 消化道感染( 食用虫卵污染的食物或水源) 等方式寄生于人体内各部位,但以肝脏最常见,肝包虫约占包虫病总病例数的60%~75%左右。
诊断
临床诊断
多数患者来自牧区或有生食牛羊肉及长期动物接触史根据囊肿所在的部位大小对周围脏器的压迫程度不同及有无并发症等而导致其临床表现不同,但大多缺乏明显的早期症状体征,甚至囊肿长大亦无明显症状。
诊断
常见症状: ( 1) 不明原因的过敏现象出现,如皮肤瘙痒荨麻疹等过敏反应( 2) 出现压迫症状,如出现上腹部不适腹胀恶心等,为囊肿压迫胃肠道所致呼吸困难为囊肿导致膈肌抬高压迫肺; 压迫胆道及门静脉等可引起梗阻性黄疸脾大腹水等症状( 3) 伴有全身营养障碍和贫血貌患者多见于儿童,因其包虫囊生长速度比成人快,单发囊肿巨大包虫多见,常以腹部包块就诊。
诊断
影像学诊断
超声、CT、MRI
诊断
免疫学及血清学诊断
包虫嚢液皮内试验、ELISA、补体结合试验
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目前常用药物有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甲硫咪唑、吡喹酮等
治疗方式
外科手术治疗
内囊摘除术:该术式简单安全,但其复发率高和并发症多。
治疗方式
2. 肝包虫外囊切除术:是近年来国外学者提出的新概念,是肝包虫囊肿在肝叶切除治疗基础上完整切除囊周包膜及其内容物的术式.
肝包虫病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