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婺州窑文化衰落反思.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婺州窑文化衰落反思
婺州窑文化意义的研究
1、婺州窑文化对当地文化的贡献
婺州窑与文化氛围:金华是金衢盆地,虽然瓷土蕴藏丰富,但优质瓷土较少,金衢盆地先祖就地取材,采用粉砂岩烧制原始瓷,使婺州窑产品市场拥有量极大,为解决粉砂岩制瓷器表面较为粗糙,釉面不易光滑,美感不足等缺陷,在西晋时期,金衢盆地先祖首创“化妆土”,不但器皿表面光洁且釉面亮丽。在东汉时期烧造出成熟的青瓷,是我国六大青瓷产区之一,有“在唐以前的瓷业中,婺州窑仅次于越窑”的说法。从青瓷发展为乳浊釉瓷,乳浊釉瓷最早是由婺州窑创烧于唐代早期,是陶瓷工艺史上一个突破。五代时期,贡瓷、外销瓷需求量的增加,刺激当地农业、手工业、制瓷业的发展。婺州窑兴盛过程中,古婺先民不断吸收外地先进烧瓷工艺,其中如南宋时期出现的白底黑花婺州窑产品等。而白底黑花为磁州窑的特色这与南宋政权南移,大量北方移民涌入产生的文化交融有关。从婺州窑瓷器五联罐到堆纹瓶的演变看堆塑艺术的发展,堆塑艺术题材逐步扩大,风格逐渐成熟,艺术技巧成熟多样,体现当地商业发达,科学文化进步,审美日益提高对瓷器生产的影响,同时在堆塑作品中反映地庄园生活、宗教意识、杂技艺术、服饰演变、民俗风俗等装饰图案。这演变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民间习俗文化。
婺州窑文化对国际文化的作用
婺州窑与世界文化:婺州窑地处钱塘江上游的金衢盆地,河流纵横交错,汇于钱塘江,内河航运靠马金溪。金华铁店窑是钧窑系重要的窑口。铁店窑位于白沙溪东岸,外销主要靠水运。1976年新安沉船中打捞的瓷器中有“钧窑系”瓷器144件,其中三足水盘、注子、花盆三个品种的造型、装饰釉色均为金华铁店窑产品,新安沉船的发现,证明金华婺州古瓷在元代就挤身国际贸易的。如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新形势下,中国传统婺州陶艺不仅要恢复,而且要发扬光大,把握时代脉搏,更新观念,按照国际市场要求进行创作生产,丰富创作题材,进一步走向世界,开发适应国际市场的新产品,让婺州文化再创唐、宋盛世。
3、挖掘婺州窑文化对建设文化强市的战略意义
婺州古瓷的研究,底蕴深厚的八婺文化是金华最大的人文优势,特别是文化大市建设,婺州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万年以前金华浦江上山遗址出现了敞口盆制陶,东阳山甘塘窑址是浙江省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晚期窑址。夏商时期,金华出现的原始瓷是中国瓷器萌动的实物见证,东阳、义乌等地商周时期的土墩墓中、磐安的金钩遗址中可以普遍见到原始瓷器物以及瓷片。
婺州窑用自己的产品书写了3100多年的发展史。婺州瓷业在生产、造型、胎釉、纹饰、工艺等方面形成一定的地方风格和特色,而且钧釉工艺来源婺州窑,其生产工艺对中国的陶瓷业作出重大贡献。同时婺州窑范围内发现唐代早期乳浊釉瓷是我国陶瓷工艺史上重大发现。婺州窑在元代就已跻身国际贸易,使婺州古瓷在我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成为中华历史名窑。目前金华周边各县市区,如今保护较为完好的古窑址就有数十处,古窑址的年代涉及唐、宋、元等,有些窑址附近急聚了几个历史朝代的窑口,可见古婺窑规模和当时绵延的盛世。金华恢复婺州窑生产工艺,发扬婺州窑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利于金华建设“十一五”时期浙江中西部中心文化城市的要求,使瓷文化和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提高文化公共服务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得到有机的结合;有利于推动金华市全面建设“五个强市”加快构建文化大

从婺州窑文化衰落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0486494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17-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