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为人物画像”探析与应用.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为人物画像”探析与应用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项重要任务。而写文章往往离不开写人,如何才能将人物写得生动传神、有血有肉?这就需要借助“为人物画像”的功力。探析古今中外一些经典文学作品为人物画像的技巧,指导学生用于当下的写作实践,既提供了理论基础,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人物画像探析技巧应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6097(2014)07-0048-02
作者简介:刘可翔(1967―),山东淄博人,山东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山东省淄博第一中学语文教研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中学语文教学。
写文章往往离不开写人,写人就要把人物写鲜活,写得有血有肉。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作品以及一些典范的考场佳作,都得益于“为人物画像”画得好。怎样才能把笔下的人物写得鲜活?其一,进行人物肖像描写;其二,揭示人物特有的精神风貌。其难点是如何通过刻画人物的外貌,表现人物性格,体现人物的精神品质,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抓准人物特征,并进行高度概括。高尔基曾说过:“无论写谁,我一定要在他身上找到不一般的特征。”

一、经典作品如何为人物画像
(一)曹雪芹《红楼梦》中的王熙凤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带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红大花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曹雪芹刻画王熙凤出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表现了其张扬、泼辣、大胆的性格特点,同时也暗示了她在贾府中的特殊地位。她那雍容华贵的打扮,她那一身金粉气,丹凤眼冠以“三角”二字,柳叶眉与之“吊梢”二字,这些描写将王熙凤的风韵俏丽、精于算计、阴险刻毒等融为一体,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鲁迅《故乡》中的闰土
“这来的便是闰土。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一处描写跟对少年闰土的刻画形成了鲜明对比。长大后的闰土为何与小时候有如此巨大的反差?闰土的变化为何如此让人叹惜不已?这一切都因为鲁迅先生超人的画像功夫,前后两幅画像促使我们对造成这一悲剧的社会原因产生深深的思索。
(三)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葛朗台
“他身高五尺,臃肿,横阔,腿肚子的圆周有一尺,多节的膝盖骨,宽大的肩膀;脸是圆的,乌油油的,有痘瘢;下巴笔直,嘴唇没有一点曲线,牙齿雪白,冷静的眼睛好像要吃人,是一般所谓的蛇眼;脑门上布满皱裥……鼻尖肥大,顶着一颗布满血筋的肉瘤……”
葛朗台早已成为世界文学作品中的一个典型形象,这一形象的影响与传播跟巴尔扎克的精彩画像是分不开的。作品中一系列的肖像描写或明或暗地表现出了葛朗台的专横、冷酷、贪婪和吝啬,从而生动地刻画了一个

“为人物画像”探析与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tiros009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7-11-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