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宪法思考.pdf.pdf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行政法学研究 2014 年第 3 期39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宪法思考魏宏1,熊瑛2( 100089,教授; 400041 副教授)摘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是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前提,而且构成了国家治理体系本身的全部内容。作为人民民主共和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应当基于《宪法》视角,从明确国家的根本性质出发,以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根本制度、完善和发展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为基础,进一步实现中央与地方关系、权力交接制度的法治化,并通过落实符合我国国情的违宪审查制度来实现。关键词:国家制度;治理现代化;权力结构;政府治理;宪法思考中图分类号:DF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078(2014)03-039-08自去年 11 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命题以来,有关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的一个热点。但是,就笔者观察,现有研究还更多地集中在对“治理”这一概念本身内涵的阐释,集中在治理现代化与民主化、法治化、市场化、科学化、人性化关系的讨论上,集中在具体学科所涉及的具体社会领域内具体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完善上,而鲜有从《宪法》和国家宏观制度的角度进行研究,似乎这些研究视角和问题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范围之外。其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讲得很清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换言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建立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之上的。舍此,就不可能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根据十八大报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这样,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制度、以及建立在此两者基础之上的各项具体制度,就不仅成为推动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的思想,①也构成了国家治理体系本身的全部内容。正式的制度是由法律表达的。无论是根本制度,抑或是基本制度,还是各项具体制度都首先是用《宪法》表达出来的,或者以宪法精神为根据而表达出来的。基于这种理解,本文拟从《宪法》的角度,从完善和发展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角度,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命题中的一些基础性问题作一些思考。毫无疑问,这些思考都是探讨性的,其不当之处,欢迎学界批评。一、治理现代化与国家性质从《宪法》视角出发,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最根本的是要明确当代中国的国家性质。现行《宪法》第 1 条第 1 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载 2014 年 1 月 1 日《人民日报》。行政法学研究402014 年第 3 期主义国家。”彭真在现行《宪法》修改草案报告中指出:“这就是关于我们国家性质的规定,是我国的国体。”①毫无疑问,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关于国

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宪法思考.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好用文档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5-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