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课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8章第一节《电能电功》
科目
物理
教学对象
九年级
课时
1学时
作者
赵良明
单位
韶关市乳源桂头中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有关于电能方面的知识。由于学生在前面已学过了相关电学知识,对电的内容有了一定的基础。联系生活常识,本节课通过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电能表以及教师重点介绍电能表有关知识,使学生对能量及其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教学理念。
二、学情分析
对于已经接触电学大部分知识的前提下,学生对于电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说有了一定的基础。而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对已有知识的进一步加深。而且学生可能会在利用已有知识解决电功问题上应该问题不大,可能出现的问题可能是在研究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毕竟学生对于实验探究还是比较薄弱的。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电能的各种来源与应用,知道电源和用电器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2、知道电能及其单位。
3、知道电能表的作用和读数方法。
4、了解一度电的应用。
5、知道电功的计算公式。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初步的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一度电的作用”的教学,让学生体验节能意识。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究日常生产生活中所包含的物理学知识,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从电能的各种来源与各种应用来理解电能的重要性,家庭电能表的读数方法。
难点:电功概念、电能表的读数及各个参数的含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出示课堂目标
①了解电能的各种来源与应用,知道电源和用电器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阅读并记下学习任务
使学生大概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新课教学
②知道电能及其单位;
③知道电能表的作用和读数方法。
(一)新课教学,师生探究。
我们学习了电,现在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了,这些电是从哪里来的?它是否也是具有能量?
电能
电能的来源
师:谁说说生活中电能的有哪些来源?举例说明。(火力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核电站及太阳能发电站等)
电能的利用
师:生活中我们用电是无处不在的,我们把电能又转化为我们需要的能量。比如:电能又可以转化成热能、机械能、化学能、光能等。右边的图就能为我们了解电能的来源及电能的利用。
电能的单位
师:我们常用“度”作为电能的单位(生活中每月用了多少“度”电)。它的学名叫千瓦时(kW·h)。物理学中更常用的单位是焦耳(J)。
学生思考,并归纳出如下回答: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思考、学会归纳。
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度=1千瓦时(kW·h)=×106焦耳(J)
电能的计量
师: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可以通过电能表(也叫电度表)计量出来。教师出示电能表给大家看。
(一)表盘上各个数字符号的含义:
(1)“220V”表示电能表应该在220V电路中使用。
(2)“50 Hz”指电能表应在50
赵良明(电能电功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