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DIC的输血治疗_PPT课件产科DIC的输血治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林东军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nagurlation-DIC)
是由多种疾病引起的凝血功能亢进,弥散性微血栓形成、循环和器官功能障碍以及明显出血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
产科引起DIC主要原因
1、构成DIC的基础的因素:
妊娠期凝血因子增加
血液处于高凝低纤溶状态
2、具备启动凝血系统引发DIC的条件:
某些病理情况造成胎盘、胎膜及羊水中的促凝因子进入母体血液,
临床输血学,田兆嵩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一、产科DIC病因和病理生理
羊水中含有丰富的组织凝血活酶,第Ⅹ因子激活物质,肺表面活性物质和胰蛋白酶样物质,它们进入血液循环后可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引发DIC并造成多脏器的损伤。
一、产科DIC病因和病理生理
2 胎盘早剥
剥离的胎盘绒毛和蜕膜释放大量组织凝血活酶激活母体凝血系统
由胎盘剥离造成的损伤和产生组织活化素,激活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造成纤溶亢进,加重凝血因子的消耗。
一、产科DIC病因和病理生理
3 死胎
胎死宫内后,变性自溶的胎盘和羊水释放大量组织凝血活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激发DIC。
一、产科DIC病因和病理生理
5 产科休克
常见失血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产科休克和产科DIC互为因果,在其病理生理中形成恶性循环。
二各种血液成分的特点以及在产科DIC中的应用
DIC 过程中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因此,这些凝血物质的补充是治疗消耗性凝血障碍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促凝物质继续不断进入血液循环时,不宜直接补充凝血因子,此时应在肝素化的基础上补充凝血因子。
在替代治疗前,正确判断DIC病理过程十分重要。
ATⅢ水平恢复正常是DIC病理过程停止的有力佐证。(D-二聚体)
DIC的病理过程已被控制,补充任何所需要的血液成分都是安全的。
DIC的病理过程仍继续,补充含有纤维蛋白原(全血、新鲜血浆及冷沉淀)的血液成分将有一定风险。
产科DIC的输血治疗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