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无端崖之辞》.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无端崖之辞
庄子
语出《庄子·杂篇·天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庄子认为天下之人沉滞混乱,不能跟他们讲严正的话,所在以在表达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时,他使用“虚远的说法、夸大不实的语言以及无端可寻的文辞”,这使得他的文章奇特之极。
本课重点讲解1、3、4则选文。
解题:
,过惠子之墓,顾(动词,回头)谓从者曰:“郢yǐng人垩è漫(通“墁”,动词,污,弄脏)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zhuó(动词,砍削)之。匠石运(动词,挥动)斤(名词,斧头一类的工具)成风,听(动词,听凭,任意)而(连词,表修饰)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运斤成风: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纯熟,技术高超。一般作定语。
例如:这个工作要求很严,不能出丝毫差错,没有运斤成风的本领,休想干好。
庄子(给亲朋)送葬,经过惠子的墓地,回头来对跟随的人说:“有个郢地人,白色的尘土弄脏了他的鼻子尖,大小厚薄就像蚊蝇的翅膀一样,他让一位名字叫石的巧匠把它砍掉。匠石挥动斧头呼呼生风,放手砍下去,把鼻尖上的白色垩土完全除去而郢人的鼻子却没有受伤,郢人站着脸色都没变。
1. 宋元君闻之,召匠石曰:‘尝试为wèi寡人为wéi之。’匠石曰:‘臣则(副词,表示对动作行为的强调)尝能斫之。虽然[虽然这样],臣之质(名词,对象,目标)死久矣。’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表陈述,没有用来……的]为(动词,作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宋元君听说了此事,召见匠石说:‘(你)试着为寡人砍一次看看!’匠石说:‘我确实曾经能够砍削掉鼻尖上的小白点。虽然如此,我砍的对象已经死去很久了。’自从惠子死了之后,我没有用来作为对手的人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没有辩论的对象)了!”
【点评】以“郢人斫垩”的寓言故事,形象地说明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庄子告诉我们:并非什么人都可以充当对象,斫者与被斫者都同样了不起,失去任何一方都不能成功。换一个工匠,郢人不会如此安然地承受这一砍;换一个对象,匠石也不可能砍得如此准确无误。
思考: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从中可得到什么启发?
【提示】庄子和惠子面红耳赤地争论,交情却极为笃厚。此则寓言表现庄子追念亡友,一往情深,并未因观点不同而影响他真实性情的表露。
牡丹虽好,要靠绿叶扶持。我们分析任何一件事情,除了研究其本身外,还要看到与之有联系的其他方面;评价一个人获得的成就,不能忽略与之有关的其他人的努力。

生活中志趣相投的人很难遇到,要好好珍惜,没有“他”,自己的才能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形象表达了庄子对挚友的深切怀念
匠石————————郢人
立不失容
庄子————————惠子
无以为质无与言之
知音难寻
无人再赏
孤独寂寞
郢人斫垩
钟期死,伯牙不复弹;郢人死,匠石不复斫;惠施死,庄子无与言。呜呼,人生在世,虽挟绝技,又恶可以独施乎哉!(清·宣颖《南华经解》)
相关链接
高山流水觅知音
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念知音。
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知音何处寻?
请说出结成“知己好友”的相关人物。
刎颈之交
[“倏”的异体字],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hùn沌dùn。儵与忽时相与[共同,一道]遇于浑沌之地[状语后置],浑沌待之甚善。儵与忽谋(动词,商议,计议)报浑沌之德(名词,恩德,恩情),曰:“人皆有七窍以(介词,用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代词,代指七窍)。”[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
南海的帝王叫儵,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浑沌。儵与忽时常在浑沌的地方相会,浑沌款待他们特别好。儵和忽在一起商量报答浑沌的恩情,说:“人人都有眼耳口鼻七个窍孔用来视、听、吃喝、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开七窍。”他们每天凿一窍,到了第七天浑沌就死了。
请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原因:儵忽报德
◆经过:日凿一孔
◆结果:浑沌死

《无端崖之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447750
  • 文件大小1.19 MB
  • 时间201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