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加强新形势下企业保密工作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企业单位的保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做好保密工作,强化涉密人员的保密意识,是企业单位党委长期开展的一项工作。
[关键词]保密工作计算机泄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D6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22-0298-01
保密工作历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企业单位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也是企业单位党委长期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关系着企业的安全和利益,在经济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越来越紧密,对外经济合作和交流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加大,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市场存在的巨大潜力,对国际投资者产生了极大吸引力,此时,企业单位的保密工作尤显重要。为把保密工作落到实处,见到成效,在企业单位的党政领导下,还需坚持不懈的做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进一步认清形式,强化保密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办公自动化的普遍应用,保密管理工作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一是由静态管理转变为动态管理。过去是管住嘴、管好文件、看好门,现在还要管好信息、管好网络、管好各种涉密介质,涉密载体可变性、流动性明显加大。二是由依靠传统手段管理转变为依靠科技手段管理。过去主要是看各种制度是否健全,现在除了这些还要依靠技术手段,形成技防、物防和人防有机结合的防御体系。三是由管好介质保密转变为管好信息保密。原来的涉密介质以纸质为主,现在有磁介质、光盘、
u 盘等移动存储介质,所以要管好手机、便携式计算机、网络等能存储、处理、传递信息的各种渠道。同时,随着窃取目标扩大化、窃密技术信息化、窃密方式专业化,计算机及移动存储介质重大失泄密事件呈现多发势头。一是网络窃密手段高超。一些利益团体和不法分子利用特种木马病毒、僵尸网络,远程控制服务器主机,搜索文件,窃取秘密信息,打包发往境外目的地。二是网络窃密手段隐蔽。目前,窃密手段已经完全达到隐形化,通过网络和移动存储介质,利用信息系统管理和技术上的漏洞,窃密程序通过隐藏身份及网络跳板等技术手段,长期潜伏,从而达到持续窃密的目的。
互联网信息的广泛传播,对信息安全造成危害。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上充斥着的木马病毒,也随时威胁着信息安全。据统计,
2008年木马病毒种类达到200多万种,2010年木马病毒的数量将呈几何倍数增长,甚至有人预言,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上将无秘密可言。
部分单位对保密工作重视不够,有些单位领导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没有把保密工作真正纳入议事日程,保密管理观念陈旧,仍停在“管住柜子、管住嘴巴”的老办法、老模式上,不能适应信息时代保密工作的需要; 保密宣传教育工作缺乏计划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无密可保,有密难保”、“保密工作与我无关”等一些错误认识在相当一部分领导和员工中仍然存在,保密意识不强,观念淡薄,保密知识馈乏。
企业涉密内容的不断增多,相关管理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改革改制步伐的不断深入,企业涉密内容不断增多,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现行保密管理制度还不能适应现在的需要,同时对保密制度的执行力仍需进一步提
浅谈如何加强新形势下企业保密工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