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启与“梅花诗”.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高启与“梅花诗”
摘要:高启是元末明初最富盛名的诗人之一,咏唱梅花是其诗歌创作中重要的题材。他的梅花诗既有对两宋以来咏梅诗的继承,也有摆脱了自宋朝以来的咏梅形式,融了自己的独特的心境,蕴含了其复杂的精神世界的创新。
关键词:高启;梅花诗;明朝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一、宋代以后主流的咏梅套路
自两宋以来,赏梅咏梅成了一种潮流,一种时尚。范成大《笔记六种梅谱》曰“梅,天下尤物,无问智贤、愚不肖,莫敢有异议。学圃之士,必先种梅,且不厌多,他花有无多少,皆不系重轻。”典型代表人物是林逋、苏轼、陆游。
“梅妻鹤子”的林逋,生性清净淡泊,隐居孤山,极其爱梅。著有“孤山八梅”。林逋极善通过描写梅花的与世无争,来表达清高隐逸的情怀。他眼中的梅花傲雪耐寒,一枝独放,“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赋予人的品格。它不是沉溺于物质欲求的俗人,而是追求高洁风雅的圣人,这是梅花孤独清高品质与诗人精神的高度契合,是诗人勿趋荣利,追求恬淡的写照。

苏轼的梅花诗多赞美梅花不畏严寒,不与百花争艳的品质。来表达自己在政治上的不得志,但自己却是豪放旷达的情思。“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如时。”此处的梅花已被拟人化,它不与百花争春,不惧严寒,尽情绽放。生动地表现了梅花孤高不羁的形象。而此时,苏轼正是被贬黄州,政治是上的失意,导致心理悲愤抑郁。
陆游笔下的梅花,具有强烈的人格意象。陆游咏梅诗是借梅花的高洁,坚贞。来表达自己浓烈的爱国情。这在格调上比林逋,苏轼更高一筹。如“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他对梅花抗击寒风冰雪,笑傲开放的高贵品质的赞美,实际上表达了自己坚毅不屈,不肯迎合依附投降派的爱国热情。
二、高启的一生与“梅花诗”
高启“尤好权略,论事稠人中,言不繁而切中肯续,人莫不耸动交听而厌服其心。”“不羁赡才,爽迈有人,谈辩华给,惘然以为天下无人,一时武勇多下之。”年轻时,高启也曾有过精忠报国,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宏愿。但是却无人赏识,鸿鹄之志难以实现,从而产生了抑郁失落、孤愤难安的情感。
1351始,元朝处于兵荒马乱之中。此时,高启正在吴越之地游历,看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仰天悲歌,泣数行下”(《悲歌》)。高启还创作了《吴越游记》十五首“愧无拯乱术,伫立空伤魂”(《过奉口战场》)表现出作者对当时满目疮痍的社会的担忧之情。在这样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大环境下,诗人感到惊恐,感到寂寞。这时的他需要朋友的相伴。于是他以梅为友,与梅对话,抒发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断魂只有月明知,无限春愁在一枝。不共人言为独笑,忽疑君到正相思。”诗中形象地描写孤独的梅花只有明月相伴,然后写自己没有朋友在身边,只能独自言笑,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想念之情。这在离乱之中借梅写友情也是高启咏梅的创新之处。

正十六年,张士诚的农民起义军攻陷苏州,吴中地区由张士诚统治。当时的咨议参军事饶介对高启很是欣赏,有任用之心。但是高启却选择隐居青丘。“功名竞谁成,杀人便乾坤”(《过奉口战场》)这是作者看透了统治是用百姓的鲜血换来的现实,不愿与当朝统治者为伍,毅然决然的归隐。如:“缟袂相逢半是仙,平生水竹有深缘”(《梅花九首》其二)“骑驴客醉风吹帽,放鹤人归雪江舟。”“几看孤影低徊处,只道花神夜出游。”

高启与“梅花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83252951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1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