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微见著,优化教学质量
——高中历史微课开发浅论
余姚二中鲍婉儿
摘要:“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它具有时间少、内容精、动态生成、开放性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类型,微课在历史教学工作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制作一个好的历史微课程,要求历史教师在教学设计上下工夫,要学习科学与认知心理学,研究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学生最优质的历史课程资源。
关键词:微课联系历史教学设计补充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变得越来越快捷高效,“微理念”早已不是新鲜事物,如同微博、微信等带给人类便捷的社会交流和信息传播一样,“微课”风靡教育界。“知识脉冲”,它具有时间少、内容精、动态生成、开放性等特点。微课不是将教学进行“微化”而开发的课程,而是以建构主义理念为指导,所建立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云网学习的课程,是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今年我校课堂节要求各科教师根据本学科特点进行微课的研究开发,本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本文正是基于微课的特点及其与历史教学的联系并结合实际操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来粗浅探讨高中历史微课开发。
一、关于微课教学
“微课”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2)主题突出。微课程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教学具体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程的内容更精简,主题更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3)使用方便。“微课”资源具有视频教学案例的特征。(4)传播多样。由于微课程内容具体、主题突出,所以,研究内容容易表达、研究成果容易转化;也因为操作简单、课程容量微小、用时简短,所以易于通过网上视频、手机、微博传播。
高中历史课使用“微课”教学的作用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类型,微课在历史教学工作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以前我们在研读教材时,相关的工具有点缺乏,思路也不太明确,现在的微课程、微学习等理念,为我们深化教材、处理教材提供了有效的工具。我们可以把教材进行碎片化处理,或者叫微处理,而不是满眼都是教材,无处下手。现在我们处理某一课教材时,先要想清楚这一课教材中,涉及到几个知识点,我如何来处理这几个知识点,通过什么措施让学生掌握这几个知识点,通过什么方式检测这几个知识点的落实情况等等,要处理教材时,一定要先考虑清楚。我们在处理教材时,设
论文——高中历史微课开发浅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