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开创幼教新局面
鲁山县第一幼儿园赵辉利
幼儿园与家庭的衔接有哪些意义
其一,能帮助幼儿适应环境的变化。
相处的人的变化地位的变化行动方式的变化权威模式的变化物质环境的变化
其二,能有效解决幼儿入园适应中的常见问题。
分离焦虑不适应集体生活
一、要正确理解家园合作
幼儿园和家庭都是促进幼儿发展的主体
幼儿教师和家长是合作的伙伴
家园合作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家园合作认识上误区
一是认为家长与教师应该各司其职,认为孩子在家归家长管,在幼儿园归老师管。
二是认为教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而家长水平低,不懂教育,没有能力参与幼儿园的教育。
三是家长认为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
四是教师只在知识学习上要求家长配合,家长也只愿意在家里督促孩子背诵儿歌、做计算题、念英语单词。
二、转变观念,摆正位置,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
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合作中应该持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与家长建立合作伙伴之间的亲密感情,但必须真心真意地把家长视为平等的“对话者”和合作伙伴。教师还应该虚心向家长学习,家长虽然不一定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但也不乏一些有价值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因此,教师与家长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互相学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家园双方才能达成共识,形成合力,达到共育局面。
三、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让幼儿愉快的参与活动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他们对幼儿园的喜欢程度也不相同。有的幼儿本来很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但听到奶奶说他胆子很小,希望老师多照顾他后,他在幼儿园的表现真的变了,变的非常安静。尤其是在家长来园参加活动时,他总是缠着家长有哭有闹。这其实是家长无形中把自己的情绪传染给了孩子,给幼儿造成了心理压力。还有教师和家长不要在活动之前对孩子有过多的要求,使他们产生畏惧的心理,所以干脆就不参加活动,这种幼儿没有兴趣参与,根本表现不出孩子本来的能力。
四、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家园达到教育的一致性
幼儿在家长面前表现和平时不同,也说明家园教育存在着分歧。所以,教师和家长要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让幼儿能够体会到自己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以鼓励表扬为主,并结合幼儿的进步情况,提出新的目标。让幼儿在一个渐进的过程中,树立起良好的自信,促进其表现欲望的增强。
五、给幼儿创造表现的机会,使其感受表现的喜悦
其实,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中都有许多的表现机会。当孩子画了一条曲线,说了一首小诗歌时,应当适时的给予幼儿肯定性的评价。让幼儿体会到我为妈妈表演后妈妈很高兴。使幼儿形成一个好的心态,让其有表演的愿望。同时,教师也要根据不同水平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他都能体会到表现的乐趣。
六、与家长多沟通,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沟通就是交流让彼此的观点、感情等进入对方的心灵,以求得相互间的理解和接纳,从而创造和谐的新关系。家园之间能否形成合力,合力大还是小,关键取决于家园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的程度。这种沟通是双向的,教师要随时向家长介绍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成绩和不足,家长也要向教师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沟通态度要端正。
其次,沟通时要讲究方法。
再次,沟通要以幼儿发展为中心,教师切忌探听家庭隐私,或存有搞好关系以利用家长谋取一些个人利益的企图。
第四,运用多种形式和家长及时沟通。
最后,沟通注重个别化。
家园共育 开创幼教新局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