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学院商学院
专业会计学
班级会计 071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1-01-10
一、前言部分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小企业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长久课题。加快小企业的发展,对于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而言,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近年来,我国小企业发展迅速,己经成为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支柱,其作用和地位随着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而日益突出。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发展的同时,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小企业倒闭,其内部管理混乱,内部控制失效是倒闭的主要原因。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规范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方面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是随着企业对内强化管理,对外满足社会需要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对于解决企业各种管理缺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我国许多大企业已认识到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但大多数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研究我国小型企业的内部控制,促进我国小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对于小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我国实现经济振兴和全面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研究是我国当前的研究热点,许多专家学者们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但是对于如何推进和完善小企业内部控制,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关的建议及措施还需改进与完善,因此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还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
二、主体部分
(一)国外研究综述
1、内部控制相关概念
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报告中,第一次对内部控制作了定义:“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资产、保证会计资料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经营效率,推动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以贯彻执行的组织计划和相互配套的各种方法及措施”。
1992年,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指出内部控制包括五个相互关联的组成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
监督,将内部控制定义为:“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的,旨在保证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遵循情况这三类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2004年4月,美国COSO委员会公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该框架将企业管理的重心由内部控制转向风险管理,新增了三个风险管理要素——“目标制定”、“事项识别”和“风险反应”,并提出一个新的观念--“风险组合观”,要求企业从总体的、组合的角度理解风险。COSO在其风险管理框架中说明,风险管理框架建立在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上,内部控制是企业风险管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风险管理框架的范围比内部控制框架的范围更为广泛,是对内部控制框架的扩展。
2、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研究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COSO,1992)中就已关注到小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COSO指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适合于各类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小规模企业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个要素方面均不够正式,但小企业同样需要有效的内部控制。
近年来,COSO认
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文献综述]2011-01-08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