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课程纲要】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课程纲要】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
课程类型:小学道德与法治
设计教师:
设计日期:
教材来源:人教版出版社 2018 年 12 月第 1 版 适用年级:三年级下学期 课 时 数:36 课时
一、程背景分析
本册教材同上册一样重点关注了学生自我与周围环境、人群的关系(上册关注了校园、家,关注了自我学习和安全成长),本册在低年级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认识自己与同学的不一样之处入手,认识到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们要学会尊重、理解他人的不同,与他人和谐相处,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学生。第二单元再次引导学生深入到自己生活的居住地,了解家庭、社区、家乡的联系,感受家人、邻居、家乡建设者为家庭和家乡和谐、美好的付出 增强幸福感和自豪感。第三个单元又涉及规则和规范的教育、基本文明素养的培养。最后一个单元“多样的交通和通信”是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 但是又和学生的生活结合得相当紧密,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生活、 安全出行。 (一)课程标准
按照课程标准缩写并经教育部审定批准的教科书应是重要的、基本的课程资源,认真学习、研究教科书及其配套的教学参考资料,可以为教师深入理解本课程并进一步创造课程打下基础。学校和教师根据课程需要及本地、本校、本班的具体情况自编乡土材料。
通过促进同伴互动,充分利用儿童自身的兴趣、经验、发现等作为活动的资源;通过加强活动的前后联系,利用儿童已有经验作为新活动的资源。
、家庭、社区的资源
学校在统筹安排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教师之间、学科之间的合作,结合学校有关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让本课程获得丰富资源。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可增设有关设施,把整个学校变成儿童可参与的学习空间。
①因地制宜地利用校外资源
充分认识学校周围环境的价值.如农村学校的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民俗资源;城市学校的社会、科技、文化资源;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色、风俗文化资源等。有条件的地方可充分利用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少年官、儿童活动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或若干学校联合建立种植园、养殖园等校外劳动基地,或与学校周围的工厂、部队、乡村等建立联系,为儿童开展活动创造条件。
②挖掘图书资源、媒体资源
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馆(室)、文化馆以及儿童家庭中的图书资源,
促进儿童、班级、年缓和学校之间图书、资料的交流和共享。充分利用与本课程教学有关的电视节目或其他音像材料。
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二)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
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教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
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
为学习主题。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
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三)学情分析
本学期学生进入了三年级第二学期,我仍然担任三年级本门课程。在所有任课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本班学生总体来说学习积极性高,集体荣誉感强,自主学习能力在逐步提高中。全体学生都活泼可爱,品德优良,有上进心,对学校生活充满激情,对各学科学习非常投入。通过上期四个单元的探索学习,关于学习、学校、家庭、安全的认识在前阶段学习的基础上,随着知识的增加、理解力的增强呈现螺旋上升提高。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知识面窄,这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身边的人和事,开
展积极有益的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
结合我班学生特点,指导学生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培养自主探索学习精神和方法,提高实践、创新能力。一些同学因为多动症越来越严重, 常常不能自控, 有些影响自己和同学们的学习;有些同学是单亲家庭孩子,而且主要是父亲、婆婆在教育,也很不到位,所以行为习惯还有很多问题。我将一如既往地对家庭问题产生的特殊儿童更多一份关爱。
二、课程目标
、了解他人,知道取长补短;能用理解、尊重的眼光看待他人,学会和他人诚实合作、交流,树立集体观念、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感受自己家的温暖、家乡的美丽,学会和左邻右舍和谐相处、互助互爱,知道家乡的建设靠大家,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良好习惯, 做文明小公民。
,懂得现代交通和通信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学会合理选择出行的方式和正确运用现代通信手段。
三、课程内容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一 1、我是独特的 2
2、不一样的你问他 2
3、我很诚实 2
4、同学相伴 2
二 5、我的家在这里 2
6、我家的好邻居 2
7、请到我的家乡来 2
三 8、大家的“朋友” 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课程纲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