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之
探
究
一
:
材料一:2015 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中国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生产国和净进口国。中国能源消费量占全球的23%,占能源消费净增长的61%。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为建设一个美丽的中国,我国能源发展战略要积极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建立推动我国能源革命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实现从高碳到低碳、从低效到高效、从污染到绿色以及集中式生产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转变,以改变传统的能源供应模式。
(1)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我国改变传统能源供应模式的理由。
(材料体现的现状、意义等)
(1)参考答案: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生产国和净进口国。我国能源消费以进口为主,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国家能源安全。(现状)
②改变传统的能源供应模式,有利于我国贯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的使用,合理开发新能源,促进国家能源安全;有利于推动美丽中国的建设。(意义)
答题技巧一——“为什么”题型
从“原因、理由、现状、意义、必要性、重要性、地位、作用”等知识点入手作答
材料二: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2016年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减少散煤使用,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加快淘汰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燃煤锅炉。增加天然气供应,完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发展扶持政策,提高清洁能源比重。鼓励秸秆资源化利用,减少直接焚烧。全面推广车用燃油国五标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380万辆。
(2)结合材料二,谈谈要实现从高碳到低碳、从低效到高效、从污染到绿色的转变,政府承担怎样的责任?
答题技巧二——“怎么办”题型
第一步:确定主语(即做事的对象);
第二步:针对材料问题(结合材料做法)组织答案。
(2)参考答案:
A、坚持科学发展,合理开发利用能源;
B、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
C、完善能源保护法律法规,取缔耗能大户;
D、引导民众节约能源等。
探究二
材料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治理污染、保护环境,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强力推进,下决心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双赢之路。
材料二: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纲要指出绿色发展贯穿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作为目标之一首次提出。
(1)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我国(主语)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的基本国策,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应观点)
(2)作为公民应当以怎样的行动支持绿色发展?
①树立生态文明观,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节能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②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自觉履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义务,如: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物品;少乘汽车多走路;植树造林,不乱砍滥伐,保护植被;③增强法律意识,积极同各种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作斗争;④积极参与环保宣传,增强公民的环保意识。
答题技巧二——“怎么办”题型
公民(个人)角度:①思想上:学习……法律法规(知识),认识……重要性(严峻形势),树立……意识;②行动上: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到……(事例),与……行为作斗争
拓展问题:
1、为什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
2、国家应怎样把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
3、怎样实现“绿色”梦想?
1、为什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
(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1)严峻的资源形势:我,是一个“资源小国”。由于人类的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日趋枯竭,物种减少、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短缺、能源匮乏,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日趋严重。(2)严峻的环境形势:环境日趋恶化,不容乐观。生态环境被破坏,水资源、大气被严重污染,碳排放严重,气温升高,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二)重要性:(1)资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2)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条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3)人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4)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现实意义:(1)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有利于改善民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维护关涉全人类的公共利益。
(从环境、资源国情、重要性、意义入手))
①经济建设: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加大环境污染治理的力度;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
专题五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