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城区吴林中学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教学目标】
1、运用中均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重点)
2、运用中国温度带分布图,说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难点)
3、运用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图,说出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让学生了解我国气候为农业提供的有利条件,增强爱国主义情感。(重点)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读图描图法、计算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
我国的冬、夏季风的发源地、风向、性质及影响范围?
夏季风
冬季风
发源地
风向
特点
范围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我国气候的重要特征?
“季风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的重要特征,“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是我国气候的另一基本特征,下我们就来继续探究与学习。
学生积极思考回顾,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让学生指图说出分界线,山脉的位置及名称。
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合作,同桌之间相互提问,并指图描述;然后找学生代表指图回答。
通过知识回顾做到温故知新。“导入”开门见山,直击目标,让学生带着的问题走进课堂,做到直击目标,有的放矢。
承接过渡
同是千禧之年的“春节”,为什么我国南北地方的气候有如此大的差异,回顾七年级学习的气候的两大因素:气温和降水;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探究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读图
观察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教师展示:“中均气温分布图”让学生读图观察并探究思考:
1、说一说:
读图观察16℃、8℃、0℃、—8℃、—16℃、—24℃等温线,冬季等温线大致与平行,越往北,纬度越,气温越,说明冬季气温分布受影响较大;此外,越往北,离冬季风的源地也越,受冬季风的影响也越,气温就越。
2、描一描:
让学生用红笔描出我均气温0℃等温线,观察它大致经过我国什么地区?
看一看:
读图观察我们的家乡——枣庄1月平均气温所在的范围?
算一算:
海南省海口市与黑龙江省的漠河县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多少度?
5、想一想:
学生读图观察并归纳总结: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6、议一议:
学生仔细阅读我均气温分布图,仔细观察等温线的分布,同桌之间相互思考讨论、合作探究,最后归纳总结:
1、纬线、高、低、
近、大、低。
2、学生用红笔描出我均气温0℃等温线,观察大致经过我国哪些区域,归纳总结:它大致经过我国秦岭——淮河一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枣庄1月平均气温:
0℃~—8℃之间。
4、学生动手计算南北方地区气温相差多少度:
16℃——32℃=48℃
5、学生读图观察并归纳结,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总体上气温自南向北降低,南北相差很大。
6、主要是纬度因素,另外还有冬季风,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地区的寒冷。
通过一系列的读图观察、描图、思考与合作探究、计算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锻炼学生的学习观察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归纳理解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能。
描图并识记
观察思考、
学以致用
计算对比、
加深记忆
归纳总结、
强化记忆
能力提升、
拓展延伸
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因素?
读图
思考
教师展示“中均气温分布图”让学生读图观察并探究思考:
学生仔细阅读我均气温分布图,仔细观察等温线的分布,同桌之间相互思考讨论、合作探究,最后
我
国
夏
季
气
温
分
布
的
特
点
1、说一说: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在什么高原?为什么?
2、看一看:
读图观察我们的家乡——枣庄7月平均气温所在的范围?
3、议一议:
为什么我国夏季的南北温差不大呢?原因是什么?
4、想一想:
学生读图观察并归纳总结: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归纳总结:
1、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在:青藏高原;主要原因: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地势高即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
2、我们的家乡——枣庄7月平均气温所在的范围:
24℃~—28℃之间
3、我国夏季全国普遍高温,除青藏高原等地外;主要原因:我国进入夏天,南北方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都较高,获得太阳的光热就多;且越往北,白昼时间就越长,获得太阳光热就越多。
4、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除青藏高原等地外,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读图观察、
质疑解惑
观察思考、
学以致用
能力提升、
拓展延伸
归纳总结、
强化记忆
承接过渡
气温的季节变化和地区差异,对农业生产意义重大
24种波浪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