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原创).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与圣哲交流,可以使我们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对社会、对人生有更新的理解和认识,并能尽快地提高自身的学识与修养。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
这节课我们来听听韩非子给我们讲故事,体会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
吾今见之于君
太宰因弗复见
土簋
菽藿
茅茨
逆旅之父
鳣似蛇,蚕似蠋
缁衣
曩者


xiàn
zhù
guǐ
Shū huò


zhú

nǎng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孔子出,子圉入,请问客。太宰曰:“吾已见孔子,则视子犹蚤虱之细者也。吾今见之于君。”子圉恐孔子贵于君,因谓太宰曰:“君已见孔子,亦将视子犹蚤虱也。”太宰因弗复见也。
介绍,引见
宋国宰相,宋国为商人的后裔,所以常常称为商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表被动
通过宋太宰没有举荐孔子的事实,揭示了人性的丑恶,这里人性的丑恶主要指嫉贤妒能,不顾公义,说明决定人们取舍的往往不是是非判断,而是对私利的算计。
在共同利益面前,或者在共同威胁面前,人们往往会主动的联合起来,一致对外。作者是从讽刺的角度写这两个人是如何联合打压孔子的。
名员,字子胥,其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忌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带兵攻入楚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王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遂成为诸侯一霸。吴王夫差时,他多次劝谏,不被听从,最后被赐剑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9年,吴国果然为越所灭。
伍子胥
掘墓鞭尸
子胥出走,边候得之。子胥曰:“上索我者,以我有美珠也。今我已亡之矣。我且曰子取吞之。”候因释之。
从伍子胥的角度:关键时刻人往往出于生存的渴望而迸发出巨大的智慧力量,从而摆脱困境。(急中生智,随机应变)
从守关者的角度:世人趋利避害的心理

绍绩昧醉寐而亡其裘。宋君曰:“醉足以亡裘乎?”对曰:“桀以醉亡天下,而《康诰》曰‘毋彝酒’,‘彝酒’者,常酒也;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匹夫亡其身。”
昭绩昧机智巧辩,借宋君问醉酒亡裘之事巧谏宋君。
向当政者传达一个理念:一味酒池肉林,荒淫无度,必亡天下。劝谏国君凡事都要有节度。
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或宦于荆。犁锄曰:“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
在外交关系中,一定要注重搞好近邻的关系,所谓“远亲不如近邻”,不应该舍近求远。
这则故事通过犁锄用简洁清晰的救人救火的比喻,把鲁国身处列国间的当务之急,说得明白如话。
犁锄譬喻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
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这则故事通过善织的鲁人想迁到越国去的举动,说明人拥有了某一特长,必须寻找合适的环境条件,才能充分发挥特长。
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必须具备一定的外部条件,盲目求新而脱离了这种条件,会使自己走进死胡同。

子圉见孔子于商太宰(原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835 KB
  • 时间2017-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