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国翻译研究简述
一、佛经的翻译
(一)西汉末:丝绸之路开通,佛教引进中国
1、依存到中国口传经句但谈不上佛经的翻译
(大月氏使臣)
(二)东汉
1、安世高:安息人(即波斯)
译《安般守意经》等30多部佛经
2、娄迦谶月支国人
译十多部佛经(译笔生硬,不易看懂)
(三支:娄迦谶支亮支谦当时翻译佛经很有名的人)
3、竺法护:月支派
译175部佛经,对佛法的流传贡献很大
(三)符秦时代
1、释道安:设置“译场”--翻译成为有组织的活动
不懂梵文,唯恐翻译失真,主张严格的直译
苻秦,史称前秦。
公元350年建都长安,历苻健、苻生、苻坚、苻丕、苻登诸帝(王),经44年至公元394年亡于后秦。
(四)南北朝
1、真谛:印度佛教学者
译49部经论,对中国佛教思想有较大影响
二、佛经翻译的鼎盛时期
(一)隋唐
1、释彦琮:梵文造诣很深,对于翻译理论曾有
比较透彻的发挥
2、玄奘:去印度求经,带回佛经657部,主持
了组织制度更为健全的译场,19年译
出75部佛经。
不但把佛经由梵文译成汉文,还把老子著作
的一部分译成梵文,是第一个把汉文著作向国外
介绍的中国人。
玄奘:直译、意译兼顾,确切的表达了佛经的
原意,是中国翻译研究早期的论说。
(玄奘、鸠摩罗什、真谛号称我国佛经三大翻译家)
中国翻译史简述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