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电焊工安全培训
怎样才能让事故不发生?
一、电焊安全操作规程
二、气割安全操作规程
三、动火作业注意事项与相关要求
四、相关事故案例
2015年电焊工培训内容
一、电焊操作规程
1、焊接作业前
(1)电焊工为特种工种必须持证上岗。
(2)填写《防火单》,按规定程序审批,准备好灭火器和水桶。
(3)必须按相关“电焊机的安全检查内容及标准”仔细进行焊前安全检查
(4)工作前所有线路横越车行道时,应架空或加保护盖、保护管,以免碾压破损或被车辆钩挂。
(5)焊机一次线严禁乱接乱搭,,线路走向整齐。
(6)电焊作业时必须将地线搭在焊接地点附近,严禁利用长距离设备、管路(特别是输送易燃易爆介质的管道)、桥架、支撑、栏杆、、走台、油丝绳等代替地线,地线必须搭接牢固,防止打火。
(7)焊接场地禁止放易燃易爆物品,作业前必须彻底清除或进行隔离。焊接动火地点距离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距离不小于10米。应备有消防器材,保证良好的照明和通风。
(8)工作前必须准备好防护用品:电焊手套、电焊眼镜、电焊面罩、绝缘鞋或绝缘靴
(9)电焊机应远离水源,对于易溅水或淋水的地方,必须准备可靠的防水措施。用塑料布盖焊机时注意不要妨碍焊机散热。不得将电焊机放在潮湿的地方工作,如在潮湿地方作业,电焊机下必须垫好绝缘板。室外电焊作业,电焊机必须有防雨雪和遮阳装置。
(10)焊接天然气管或在泄漏天然气的地方进行焊接时,要事先通知天然气站及消防、安全部门,得到允许后方可工作。工作前必须关闭气源,加强通风,把剩余天然气排除干净。
(11)没有专用插头的移动式电焊机等电动工具从配电箱处接线或解线以及接地等工作均应由专职电工进行,电焊工不得私自接线或解线
(12)电焊机送电时,应先合上一次测电源漏保开关,然后开启电焊机上的漏保开关;停机时,先关电焊机,才能断开电源漏保开关。
(13)电焊机接线地点使用的漏电保护器,作业前必须进行按钮试验,保证漏保灵敏可靠,否则不准进行电焊作业。
2、焊接作业中
(1)必须规范佩戴各种合格的电焊劳保用品(电焊手套、电焊眼镜、电焊面罩、绝缘鞋或绝缘靴)。不允许只佩带一只电焊手套进行作业。作业过程必须保持绝缘鞋、电焊手套的干燥。更换焊条应戴电焊手套,或将焊条放在焊帽上进行更换。敲焊渣时应戴好防护眼镜。仰面焊接应扣紧衣领,扎紧袖口,戴好安全帽。
(2)电焊机把子线及地线都不准搭在易燃、易爆的物品上。
(3)电焊作业时,不得将人体、动物或机器设备的传动部件接入电焊机二次回路,预防触电及火灾事故发生。身体不要接触被焊物件,不要坐在或躺在被焊工件上进行焊接作业。
(4)在潮湿地点电焊作业,电焊工应站在绝缘板或干燥的木板上,必要时必须穿好干燥的绝缘靴。
(5)移动电焊机或更换作业地点拖拉把子线时,必须先切断电焊机总电源。焊接中突然停电,应立即关好电焊机及总电源。不得手持带电的电焊钳爬梯登高;高处作业时,不得将焊钳随意下扔,以防触电或损坏设备。
(6)焊接场地面积不小于4 m2。
(7)焊接电源线及把子线、地线不得互相缠绕,不准将其铺在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
(8)在焊接、密闭空心工件时,必须留有气孔,防止内部空气受热膨胀而发生爆炸。
(9)在密闭金属容器内施焊时,容器必须可靠接地,通风良好,容器口应有专人监护
(10)在密闭容器内电焊或焊接有色金属器件时,应加强通风,排除有毒气体,必要时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
(11)焊接区域的设备、工具和材料等应排列整齐,不得乱堆乱放,保持安全通道。一般车辆通道宽不小于3m,。
(12)室内焊接作业场地应保持通风良好,避免电焊烟尘危害。
(13)在地沟、坑道、检查封闭管段和半封闭地段、密闭槽罐等处电焊作业时,先确准其中是否存在爆炸气体或毒性气体,预防发生焊接作业爆炸事故及中毒事故。特别是多年不用且密封的地下管道、池子、地沟及盛装纸浆和黑液的槽罐等,其中易生成甲烷、硫化氢等爆炸毒性气体。
(14)在多台焊机焊接作业或有其他工种混合作业时,工作间应设防护屏。在人多的地方焊接时,应安设遮拦时应提醒周围人员不要直视弧光。
(15)电焊作业时,作业人员如暂停电焊作业或短时间离开电焊机,必须及时将电焊机断电:电源线如果有专用插头,必须及时将插头拔下;电源线如果没有专用插头,间隔作业2小时以内时,必须将焊机一次测电源断电,电源线可不拆除;如间隔作业
⑥用可燃材料充作保温层、隔热、隔音设备的部位,未采取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⑦有压力的管道或密闭容器,如空气压缩机、高压气瓶、高压管道、压力容器、带汽锅炉等,不能焊割。
⑧焊接场所附近有易燃物品,未作清除或未采取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⑨在禁火区内(防爆车间、危险品仓库附近)未采取严格隔离等安全措施,不能焊割
⑩在一定距离内,
电焊工安全培训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