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精魂的消逝——从白鹿意象看《白鹿原》中人们的精神剥离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创作,无论什么形式,其主旨无一不是为了写出这个民族的灵魂
一、白鹿传说与其精神内涵
《竹书纪年》:“有白鹿游于西原”
很古很古的时候,这原上出现过一只白色的鹿,白毛白腿白蹄,那鹿角更是莹亮剔透的白。白鹿跳跳蹦蹦像跑着又像飘着从东原向西原跑去,倏忽之间就消失了。庄稼汉们猛然发现白鹿飘过以後麦苗忽地蹿高了,黄不拉几的弱苗子变成黑油油的绿苗子,整个原上和河川里全是一色绿的麦苗。白鹿跑过以後,有人在田坎间发现了僵死的狼,奄奄一息的狐狸,阴沟湿地里死成一堆的癞蛤蟆,一切毒虫害兽全都悄然毙命了。更使人惊奇不已的是,有人突然发现瘫痪在炕的老娘正潇洒地捉看擀杖在案上擀面片,半世瞎眼的老汉睁着光亮亮的眼睛端看筛子拣取麦子里混杂的沙粒,秃子老二的瘌痢头上长出了黑乌乌的头发,歪嘴斜眼的丑女儿变得鲜若桃花···这就是白鹿原。——白鹿原的起源
这个村庄后来出了一位很有思想的族长,他提议把原来的侯家村改为白鹿村,同时决定换姓,族长老大那一条的人统归姓白,老二这一系列的子子孙孙统归姓鹿······——白鹿村的起源
宋朝年间,一位河南地方小吏调任关中,一路流连滋水河川飘飘扬扬的柳絮和原坡上绿莹莹的麦苗,忽然看见一只雪白的小鹿凌空一跃又隐入绿色之中再不复现。小吏急问轿夫对面的原叫什么原,轿夫说:“白鹿原”······小吏亲自来此买下了那块地皮,盖房修院,把家眷迁来定居······小吏的四个孙子齐摆摆成了四位进士······——白鹿书院的起源
人们一代一代津津有味地重复咀嚼着这个白鹿,尤其在战乱灾荒瘟疫和饥馑带来不堪忍受的痛苦里渴盼白鹿能神奇地再次出现
“上帝其实就是白鹿”
白嘉轩——耕读传家、仁义至上的宗法观念
姐夫笑了,接过纸来对嘉轩说:“你画的是一只鹿啊!”白嘉轩听了就惊诧地说不出话来,越看自己刚才画下的笨拙的图画越像是一只鹿。
白灵——救世的理想
“刚睡着,就看见咱原上飘过来一只白鹿,白毛白蹄,连茸角都是白的,端直直从远处朝我飘过来,待飘到我眼时,我清清楚楚看见白鹿眼窝里流水水哩,哭着哩,委屈地流眼泪哩!刚掉头那阵子,我看见那白鹿的脸变成灵灵的脸蛋,还委屈哭着叫了一声“爸”······”
朱先生——儒家圣贤
“只剩下半根黑的啦······你成了一只白毛鹿了”
前院里腾起一只白鹿,掠上房檐飘过屋脊便在原坡上消失了
集体无意识的信仰崇拜、吉祥、仁义、和谐的象征
《瑞应图》:“天鹿者,纯善之兽也,道备则白鹿见”
《抱朴子》:“鹿寿千岁,满五千岁则色白”
《东观汉记》:“张帝元和二年,白鹿见”
《三秦记》:“县西有白鹿原,周平王时白鹿出”
农业文明和儒家文化共同塑造的传统秩序和道德观
“耕读传家”、“学为好人”
新时代背景下对理想社会的向往追求
“三民主义”、“共产主义”
二、白鹿的消逝和白鹿精神的剥离
这个绵延了两千多年有文字记载的白鹿原,遭遇或者说开始发生了划时代的剥离。
——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
1.“白鹿”的对立意象:白狼
“皇帝再咋说是一条龙啊!龙一回天,世间的毒虫猛兽全出山了”
那是一只纯白如雪的狼,两只眼睛闪出绿幽幽的光。白狼跳进猪圈,轻无声息,一口咬住正在睡觉的猪的脖子,猪连一声也叫不出,白狼就嘬着嘴吸吮血浆,直到把猪血吸干咂尽,一溜白烟就无影无踪地去了
“白狼是个人,是一帮子匪盗的头领······这个白狼比嘈传的白狼恶过百倍······那个白狼不过吮咂猪血,这个白狼去烧杀奸淫无恶不作,有上万号人马,全是些白狼······”
“放火烧粮台者白狼”
2.“白”与“鹿”的对立
政治理念的对立
道德观念的对立
家庭观念的对立
:旧时代理想的逝去
红日蓝天之下,皑皑雪野之上,五十多里路途之中几十个大村小庄,烛光纸焰连成一片河溪,这是原上原下亘古未见的送灵仪式。
白嘉轩跌扑在灵桌下,口齿不清地悲叫着“白鹿原最好的一个先生谢世了,世上再也出不了这样好的先生了”。
整个墓室里只搜出一块经过烧制和打磨的砖头,就是封暗室小孔的那一块,两面都刻着字。一面刻着“天作孽尤可违”,另一面刻着“人作孽不可活”······
砖头里面刻着一行字:“折腾到何日为止”
白鹿原 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