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中的美丽
近几年随着国际上优秀野生动物纪录片的引进,在中国也掀起了对于这类题材纪录片的关注,同时涌现出一些专门拍摄野生动物的摄像师。去年“野生华南虎照片”事件又使得更多的人关注野生动物,也重新把拍摄野生动物的道德规范提了出来。云南的DV发烧友和之雪在天寒地冻中给我们留下了野生黑颈鹤的美丽,他的拍摄技巧值得分享,但是他与黑颈鹤的和谐相处更值得钦佩和学习。正如今年“世界地球日”的口号“认识地球、和谐发展”,应该牢记拍摄野生动物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和保护这些动物,而不是去破坏它们的生存环境。
鼠年春节,雪灾肆虐。位于云南省东北部的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连续降雪10余天,积雪厚度达30厘米,冰雪覆盖了在此越冬的1200余只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黑颈鹤的家园。
此时,春城昆明却是艳阳高照,温暖舒适。可是DV发烧友和之雪却挣脱阳光的怀抱,背着高清DV摄像机到大山包拍黑颈鹤去了。
约好了我也要去大山包的,车子、防滑链都准备好了。结果,老和回不来,我也去不了,大雪、封冻、几条道路都封闭!
老和这一去就“困”了50天,春节也陪着黑颈鹤过。一开始冰雪封路,走不了;后来被鹤勾了魂,不想走了。
老和的本职是雕塑艺术家,却没有一点阳春白雪。一个人、零下十几度、海拔3200米的高原山地、冰冻的沼泽,黝黑的面容、轻微雪盲的双眼……别人看他特立独行,但他自己知道,好镜头是熬出来的,没这点执著是别想有好东西的。大雪漫天,他专朝雪深的湖边走;拍鹤的人来了又走,都记住了这个“比当地人还像当地人”的摄影师;就连一向怕人的黑颈鹤,都对老和放松警惕,竟然让他近距离拍摄。
如何定位拍摄和追拍黑颈鹤
老和有一个拍鹤的时间表:
清晨―6点30分起床,赶往6公里外的保护区拍“鹤影映朝阳”。黑颈鹤一群一群起飞的时间总是在太阳刚刚出来
的时候,这个美丽的镜头拍摄时间只有不到5分钟,要先了解鹤起飞的路线和它们飞行的方向、习惯,找准拍摄位置。拍这个镜头老和有两种方法,一是追着拍,二是定位拍。
定位拍摄,用佳能XL H1高清摄像机、XLEF转接器、 100-400mm的镜头,,可以将红色的朝阳拍成满画面,黑颈鹤飞过的影子更大、更清晰。但是往往因为风太大,镜头稍微抖动就拍废了。他也曾把车子开到山坡上,躲在车子里拍,但因角度限制也没拍成。只有运气好、没风时才能得到这绝佳的画面。
为保证成功率,老和最常用的是追拍,镜头焦段在600mm左右。太阳拍得没那么大,但可以让鹤更有动感。
老和自称是“懒人”,最常用自动对焦功能拍摄,为了防止跑焦,他常常用手动对焦和自动对焦结合的方式。或者比如拍黑颈鹤从太阳上方飞过的时候,用目测,看黑颈鹤在哪个山包上飞行,然后先开大光圈将焦点手动对准那个山包;对准焦点以后再变成小光圈,就能保证跟拍不散焦不跑焦,其实也就是焦点预测加大景深拍摄。
老和拍摄的时候,保护区内常常大雪纷飞,冰天雪地。这是拍摄的好时机,同时又是对设备的考验。为了保护机器和减轻野外活动时背负的重量,老和用厚塑料薄膜为机器量身做了一个套子,既是防雪罩,又是简易的摄影包。好多时候,老和都是把机子往雪地里随便扔。有人爱护机器,雨雪
冰雪中的美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