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酶脂肪酶
“酶”从哪里来
1878年, 给酶一个统一的名词,叫Enzyme,这个字来自希腊文,其意思“在酵母中”。
中国人对酶的认识起源于生产与生活实践。
夏禹时代,人们掌握了酿酒技术。
公元前12世纪周朝,人们制作饴糖和酱。
春秋战国时期已知用麴(曲)治疗消化不良的疾病。
胃液中究竟是什么物质将肉消化了呢?
1773年意大利科学家斯帕兰扎尼将肉块放入小巧的金属笼内,然后让鹰把小笼子吞下去。
过一段时间后,他把小笼子取出来,发现笼内的肉块消失了。
1897年,Buchner兄弟用不含细胞的酵母提取液,实现了发酵。
1926年,Sumner首次从刀豆中提纯出脲酶结晶。
1982年,Cech首次发现RNA也具有酶的催化活性,提出核酶(ribozyme)的概念。
1995年,Jack ,称为脱氧核酶(deoxyribozyme)。
血清酶的来源
血清酶
非血浆性特异酶
血浆性特异酶
外分泌酶
细胞酶
其中包括淀粉酶和脂肪酶
概念
α-淀粉酶
β-淀粉酶
异淀粉酶
γ-淀粉酶
淀粉酶
凡是能够催化淀粉(或糖原)分子及其分子片断中的葡萄糖苷键水解的酶都统称为淀粉酶
淀粉酶与脂肪酶【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