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数控轴类零件加工工艺设计
姓名:陈锡文
班级:G52
专业: 数控
学校: 株洲南方高技技术学院
指导教师: 吴雅兰
2012 年 5月 20日
摘要
随着数控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数控加工技术对国计民生的一些重要行业(IT、汽车、轻工、医疗等)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为效率、质量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主体。高速、高精加工技术可极大地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缩短生产周期和提高市场竞争能力。而对于数控加工,无论是手工编程还是自动编程,在编程前都要对所加工的零件进行工艺分析,拟定加工方案,选择合适的刀具,确定切削用量,对一些工艺问题(如对刀点、加工路线等)也需做一些处理。并在加工过程掌握控制精度的方法,才能加工出合格的产品。
本文根据数控机床的特点,针对具体的零件,进行了工艺方案的分析,工装方案的确定,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路线,数控加工程序编制。通过整个工艺的过程的制定,充分体现了数控设备在保证加工精度,加工效率,简化工序等方面的优势。
目录
第1章前言
第2章工艺方案分析
第3章工件的装夹
第4章刀具及切削用量
第五章轴类零件的加工
附录一
零件加工程序
第6章结束语
第7章致谢词
前言
机械加工的目的是将毛坯加工成符合产品要求的零件。通常,毛坯需要经过若干工序才能转化为符合产品要求的零件。一个相同结构相同要求的机器零件,可以采用几种不同的工艺过程完成,但其中总有一种工艺过程在某一特定条件下是最经济、最合理的。
在现有的生产条件下,如何采用经济有效的加工方法,合理地安排加工工艺路线以获得符合产品要求的零件,最重要的就是要编制出零件的工艺规程。
本文以与切削用量的选择,工件的定位装夹,加工顺序和典型零件为例,结合数控加工的特点,分别进行工艺方案分析,机床的选择,刀具加工路线的确定,数控程序的编制,最终形成可以指导生产的工艺文件。在整个工艺过程的设计过程中,要通过分析,确定最佳的工艺方案,使得零件的加工成本最低,合理的选用定位夹紧方式,使得零件加工方便、定位精准、刚性好,合理选用刀具和切削参数,使得零件的加工在保证零件精度的情况下,加工效率最高、刀具消耗最低。最终形成的工艺文件要完整,并能指导实际生产。
第1章
1数控车床特点
数控车床与其他类型的车床相比有下列特点:
1)通用性强,生产率高,加工精度高且稳定,操作者劳动强度低。
2)适合于复杂零件的加工。
3)换批调整方便,适合于多种中小批柔性自动化生产。
4)便于实现信息流自动化,在数控车床基础上,可实现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5)适合于复杂零件………………………………………………………………….
.(6)换批调整方便,适合于多种中小批柔性自动化生产………………………。(7)便于实现信息流自动化,在数控车床基础上,可实现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第2章工艺方案分析
零件图
技术要求
1 去除毛刺尖角倒钝
2 未注倒角均为45
3 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
图1-2 典型轴类零件图
零件图分析
该零件表面由圆柱、顺圆弧、逆圆弧、圆锥、槽、螺纹等表面组成。尺寸标注完整,选用毛坯为45#钢,Φ50mm×100mm,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
◆ 确定加工方案
零件上比较精密表面的加工,常常是通过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逐步达到的。对这些表面仅仅根据质量要求选择相应的最终加工方法是不够的,还应正确地确定从毛坯到最终成形的加工方案。
加工顺序的安排应根据工件的结构和毛坯状况,选择工件定位和安装方式,重点保证工件的刚度不被破坏,尽量减少变形,因此加工顺序的安排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上道工序的加工不能影响下道工序的定位与夹紧
(2)先加工工件的内腔后加工工件的外轮廓
(3)尽量减少重复定位与换刀次数
(4)在一次安装加工多道工序中,先安排对工件刚性破坏较小的工序。毛坯先夹持左端平端面保证长度76mm,加工外圆Φ20 mm. Φ28 ,车外圆Φ28 ,
①加工路线应保证被加工工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②设计加工路线要减少空行程时间,提高加工效率。
③简化数值计算和减少程序段,降低编程工作量。
④据工件的外形、刚度、加工余量、机床系统的刚度等情况,确定循环加工次数。
⑤合理设计刀具的切入与切出的方向。采用单向趋近定位方法,避免传动系统反向间隙而产生的定位误差。
该典型轴加工顺序为:
预备加工---车端面---粗车右端轮廓---精车右端轮廓---切退刀槽---工件调头---车端面---粗车左端轮廓---精车左端轮廓-- ---粗车螺纹---精
数控车床加工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