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栓形成病人的护理_【PPT课件】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的形成
脑血栓形成概念
辅助检查
护理问题及诊断
病因
护理评估
护理措施
发病机制
治疗要点
脑血栓形成概念
脑血栓形成(cerebral thrombosis,CT),是指在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管壁病变基础上,官腔变狭窄,或血栓形成,造成脑局部血流减少或中断,供血范围内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是脑梗死中最常见的类型
病因
脑血栓形成的最常见的病因是脑动脉粥样硬化。
此外,血流缓慢或血压下降引起脑血流减少,血液黏度增高和血液的高凝状态也是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临床分类
按症状和体征的进展速度可分为三类;
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功能缺损: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轻,持续24h以上,但可于3周内恢复,不留后遗症。
进展性卒中: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在48h内逐渐进展或阶梯式加重。
完全性卒中: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严重,常于6h内达到高峰;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CT和MRI (磁共振)
脑血管造影
治疗要点
溶栓治疗应超早期(起病6h)进行,以溶解血栓,恢复梗死区血流灌注。尿激酶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溶栓药,用100万~500万U,溶于生理盐水100~200ml中,持续静滴30min。
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肝素钠、阿司匹林抗凝药以防止血栓扩展和新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药可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
脑保护治疗针对损害脑细胞的因素,如自由基损害、代谢性细胞酸中毒、等进行联合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
健康教育
消除病因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脑血栓形成的病因、临床表现和自护方法。
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有规律,平时保持适量体力活动,改善脑血液循环;忌酒、烟及辛辣食物,忌爆饮爆食或过分饥饿。
脑血栓形成病人的护理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