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机场鸟害防治方案
一、遵义机场地理环境及主要鸟类
遵义机场位于遵义市东北直线距离35公里处,,周边森林密布,机场周边有水塘鱼塘数十个,给鸟类提供了一定的觅食、饮水环境。鸟类种群较多,具有季节性、多样性、隐蔽性及活动频繁、活动范围较广等多种特性;鸟类主要有雀类、鸽类、猫头鹰、鹰、游隼、鹭等鸟类,这些鸟飞行速度快,飞行较高,亦较机敏,难以驱逐及捕捉。
二、遵义机场开展鸟害防治的基本方案
成立机场鸟害防治领导小组,设置场务队兼职驱鸟,专门负责机场鸟害防治工作。
近年来,遵义机场认真贯彻落实民航总局有关鸟击防范的文件精神,按照《机场鸟害防治方法》﹙AC-CA-2000-20﹚,参照国际民航公约机场勤务手册第三部分《鸟类的控制与减少》的推荐办法,以及《民用机场运行安全管理规定》(CCAR-140)结合遵义机场野生动物和自然环境特点,因地制宜,配备煤气炮、驱鸟车、驱鸟猎枪、驱鸟剂等必要的驱鸟设备,开展鸟情及环境调研,不断探索驱鸟对策和措施。
三、鸟害防治措施
、跑道中段和跑道东侧持枪动态驱鸟,驱鸟岗位配有望远镜和对讲机,以利于发现较远处的鸟,同时配备驱鸟用车,从每天航班开始到航班结束不间断全面观察驱赶,特别在鸟类活动频繁的时段(黎明与黄昏时间)内加大对鸟类的驱赶,遇有驱赶不走的鸟群且对飞机构成威胁的情况立即通知塔台指挥飞机等待,请求接近跑道驱赶。
,加强机场环境的综合治理,通过割除飞行区杂草,疏通排水沟,碾压土质道面,飞行区土质地带实施大规模的布药灭鼠、洒药灭虫等措施破坏鸟的生存环境,抑制鸟类繁殖,促使鸟类自然飞离机场有效降低鸟类机场的活动数量。
加强净空查巡,砍伐机场附近的树木,破坏部份鸟巢,清除场内淤泥及垃圾,破坏其栖息场所。同时加大对周边已形成沼泽的水塘进行治理,沼泽水塘是大型鸟类觅食及饮水的主要场所,主要鸟类有野鸭、白鹭、苍鹭等大形鸟,覆土缩小沼泽面积,洒硝石灰杀灭鱼虾,使鸟类无法在此觅食,
,经常有信鸽飞越机场上空,多时可达70多只,严重影响了飞行安全。积极与遵义市、新舟镇信鸽协会协商调整了信鸽放飞路线和时间,对机场周边单位和居民进行净空保护宣传,与当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依法取缔养鸽户。
、打鸟、捕鸟设施,我机场投入了必要的设备与人力,将增设2千余米的捕鸟网。作好鸟群观察记录,并绘制了鸟类分布图,根据观察到鸟的种类进行分析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使之达到合理有效。
,与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作开展“遵义新舟机场鸟请调研”课题,内容包括鸟类的区系结构、群落组成、生态习性、食性;景观生态、机场区生态等,以期达到提供鸟类群落及其变化规律的基础资料和生态背景资料,针对于鸟害
有关的生态问题提出相应的生物环境管理和鸟害综合防治建议措施。目前这项工作还没有最后完成。
,大量鸽群严重威胁航空器安全的实际,报请遵义市人民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讨论机场周边禁止饲养飞鸽事宜。
四、鸟害防治制度
1、驱鸟工作流程
巡视驱鸟
机组或塔台发现鸟情
发现鸟情
通报塔台
场务队员
通报塔台
通报飞行机组
驱赶鸟群
塔台管制员
驱赶完毕
报告情况
填写记录
整理归档台帐记录
2、驱鸟工作制度
场务队在机场鸟害防治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工作,加强请示报告。
场务队与塔台保持密切的通讯联络,鸟情汇报及时、准确,听从信号指令,服从指挥。
根据总局规定的责任高度,明确驱鸟区域范围,规定人员、车辆的驱鸟行驶路线、驱鸟方法。
建立鸟害及驱鸟工作日志,做好详细记录登记,掌握真实资料。
加强驱鸟人员的培训,采取正确的驱鸟方法和熟练使用驱鸟枪支,现场确保安全,提高驱鸟效果。
,配备枪支弹药保险柜,实行双锁连管,24小时看守,严格枪支弹药的申领、送交制度,严格弹药消耗的登记制度,弹壳回收,帐物相符。
建立鸟情巡视制度,按总局要求,每日第一个航班起飞降落前半小时开始,至航班结束鸟类活动停止前必须进行不间断的巡视,并将巡视情况进行认真详细的记录,同时将情况及时报告塔台。
保持飞行区草高符合标准,对飞行区内树木进行妥善处理,破坏鸟类栖息地。
每周对飞行区围界、通道口和排水沟出口进行检查,防止动物侵入机场飞行区。
进行综合治理,根据飞行区绿化地带鼠类、昆虫活动情况,每年进行灭鼠、灭虫工作,并协商周边有关单位和住户清除鱼塘,削减鸟类食物源,降低鸟类活动频率。
每周到机场周边观察居民饲养飞禽的情况
遵义机场鸟害防治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