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人居环境中的水系统论文.doc生态人居环境中的水系统论文
摘要: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水资源条件的优劣对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城市、一个村镇、一个家庭乃至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对自然界水资源的了解,合理开发构造生态人居环境中的水系统,已成为21世纪生态文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此,本文将以建设生态人居为目标,并通过对几个具体实例的水系统建设特征介绍,阐述如何认识水资源、挖掘水资源、利用水资源、开发水资源。
关键词:生态人居水系统
前言
(按区域确定)
3) 可渗透土地比率:一般应 45%
4) 雨水资源收集利用率:%(按区域确定)
5) 生活污、废水处理达标率:100%
6) 分质供水的比率:100%
7) 中水回用率:%(按区域确定)
8) 综合降低城市化供水消耗:一般≥30%
9) 区内地表水体的水质标准:达到GB所规定的3级标准
三、生态人居环境的水系统建设特征范例
1、广州汇景新城(占地1500亩,2000年规划建设)
广州汇景新城是我国第一个进行全面系统的生态建设规划并逐步实施生态系统建设的生态化居住社区。其水环境的建设注重了该区域的重要基础条件和关键环节。
1) 尊重自然本底条件,恢复生态系统功能。在汇景新城规划建设前期,对该地块的地形、地貌、地质地理特征进行了仔细的分析,为了保持原区域内自然水系统的合理性,确定了区内三个原自然蓄水体的位置和规模基本不变,并在该区域人居环境及系统水资源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恢复原自然系统蓄水功能,并附加其他的生态系统功能,如:恢复后的水体保洁自净化功能、生物配置与人工景观的生态化功能、自然水体对社区体系的服务功能等。
2) 利用区内系统环境,逐步降低污、废水总量。随着该社区的快速建设,建成区的地面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区内的给排水总量开始增加,后续建设将充分利用地面一米多深的浮土层进行二、三级污、废水的渗滤,将区内的污、废水通过多级处理的方式,降低污、废水的外排总量,提高外排污、废水的水质,并将部分处理后的污、废水用于绿地浇灌、道路喷洒、景观水补给和其他杂用。
图1:已运行两年的广州汇景新城生态景观湖实景(3万平方米)
2、珠海华发新城(占地800亩,2001年规划建设)
珠海华发新城的建设,依据该开发区域暂时尚无市政排水配套系统的实际,结合区内地表水系统景观有待从新营造的基本要求,该区域实施了居住区内生活污、废水零排放原则的生态规划建设方案,并利用濒临前山河的自然水环境条件,将区内的水系统资源环境得以有效合理的应用。除按生态居住区的基本要求实现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外,污、废水的多级生态化处理系统也将在该居住区逐步实施,目前一期工程近二十万建筑面积的开发均采用了沼气净化池进行污、废水的初级处理,在后续的地面景观体系建设中,还将进一步实施多级生态化水质净化处理与中水回用措施。
图2:建设中的珠海华发新城实景(1200米河滨生态景观长廊)
3、扬州海德公园(占地350亩,2002年规划建设)
扬州海德公园建设强化了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的有机整合,在注重区内水环境的营造和污、废水处理的同时,对其建设区东部边缘南北长数百米的水资源环境进行生态功能系统恢复,原本污染十分严重的防洪排水渠,目前已有了明显的改观,这不仅改善
生态人居环境中的水系统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