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会议要求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2015年覆盖到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012年2月,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征求意见
实施时间
概念辨析
污染较重的天气情况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 matter(颗粒物)。,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在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或周报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和总悬浮颗粒物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两种大气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又称为PM10,、等于或小于10微米,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也称为PM100,即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
颗粒来源
,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
一般而言,;()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性状危害
健康损害
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粒径10微米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鼻子外面;,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另外也会被鼻腔内部的绒毛阻挡,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直径相当于人类头发的1/10大小,不易被阻挡。被吸入人体后会直接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每个人每天平均要吸入约1万升的空气,进入肺泡的微尘可迅速被吸收、不经过肝脏解毒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其次,会损害血红蛋白输送氧的能力,丧失血液。对贫血和血液循环障碍的病人来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例如可以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甚至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冠状动脉等心脏疾病。总之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阻拦能力,,逐步暴露出其恐怖的一面。
在欧盟国家中,。,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目前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泰国、。而最为悲催的是,,因此这就成了美国大使馆数据和政府官方数据直接冲突的根本原因。
关于颗粒物PM2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