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演讲》.ppt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讲演
郭沫若
现代女作家,黑龙江呼兰人。1930年为反对封建包办婚姻逃离家庭,开始过流浪生活。1932年开始文学创作,1935年出版中篇小说《生死场》,反映在日本侵略者统治下的东北人民的生活与斗争,鲁迅为之作序。1936年曾去日本养病,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参加抗日斗争,1940年病逝。
萧红:
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四川乐山人。 1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以强烈的革命精神,鲜明的时代色彩,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豪放的自由诗,开创了“一代诗风”。
郭沫若:
整体感知
(目的)是什么?
首先是为了纪念萧红,其次是借这次演讲来告诫年轻人要有年轻的精神。
整体感知
、主体、结尾三个密切相关部分,你分别找出他们吗?
第一部分(第1-4段)
第二部分(5-11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分析“年轻精神”的三个特征及其重要性。
第三部分(第12段)
整体感知
?为什么?
不是。(1)开头几段属于文章的开题部分,赞颂了女作家萧红“一生为人民解放事业奔走”的精神,并由此引出“年轻人”的话题。(2)这几段话语言风趣幽默,营造了活泼。轻松的氛围,拉近了同听众的心理距离,激发了听众对讲演的兴趣。
作者:一个人年轻不年轻主要看精神上的年龄
对比
年纪轻

年纪老
不死
年轻精神丧失
年轻精神充分
年轻人
第五六段:运用了什么手法?作用?
真理的追求者
博爱的实践者
勇敢的战士
年轻人
你怎么理解?
年轻精神的实质是什么?它的特征是什么?特征的各自侧重点是什么?
一个人的年轻不年轻,并不是专看生理上的年龄,而主要的还是看精神上的年龄。
年轻精神
实质
是真理的追求者(侧重讲学习精神)
是博爱的实践者(侧重讲实践精神)
是勇敢的战士(侧重讲战斗精神)

《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演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440 KB
  • 时间2017-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