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病情观察_【PPT课件】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刘志梅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思考题:
1、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的主要内容。
2、五色主病。
3、得神与失神、自汗与盗汗、癃闭与遗尿。
中医特色护理
中医特色护理的内容,包括病情观察、情志护理、生活起居、饮食调护、愈后调护等。这些护理措施恰当与否,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
一、病情观察的要求
(一)掌握病情观察的原则
1、要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病情观察中医护理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突出了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特点,在病情观察时运用整体观和审证求因的原则,做到“知常而达变”,及时、准确、细致地进行病情观察,掌握疾病变化规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的先兆症状,以便及时进行抢救,使其转危为安。
2、要具备“大医精诚”的高尚医德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任何病人都要做到关心、体贴、爱护、缜密地观察病情变化,要多深入病房,多与病人接触,对一切细微的变化都应注意观察,做到多看、多问、多观察,不要放过任何可能发生危险的症状变化,以获得抢救的最佳时机。如血证病人,若病人自诉自觉咽部有血腥味,则为咳血或呕血的先兆,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大出血而危及生命。
(二)掌握证候传变规律
1、了解脏腑的虚实变化发现病人目睛发黄,为肝胆湿热;目赤则为肝火上炎。
2、观察经络的传导反映如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少腹胀痛,即是因为足厥阴肝经抵小腹、布胁肋;真心痛,不仅表现为心前区疼痛,且常放射至上肢内侧尺侧缘,即是因为手少阴经行于上肢内侧后缘之故。又如胃火盛见牙龈肿痛,肝火上炎见目赤等等,都是经络在人体器官上传导的反映。如两胁疼痛,多为肝胆疾病;腰背疼痛,多为肾病。又如头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头及项部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厥阴经有关。
十二经脉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手足三阴经与手足三阳经
根据阴阳学说,脏为阴,腑为阳;内为阴,外为阳
十二经脉中凡属六腑,分布于上肢或下肢外侧的经脉,称为阳经
凡属六脏,分布于上肢或下肢内侧的经脉,称为阴经
其次,根据阴阳盛衰、消长情况,阴阳再分三阴三阳,即太阴、少阴、厥阴与阳明、少阳、太阳。
在四肢内侧或外侧的排列顺序是:太阴、阳明在前,厥阴、少阳在中,少阴、太阳在后。
中医护理病情观察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