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公司治理理论-代理型公司治理问题.ppt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代理型公司治理问题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学讲义
现代公司中的代理关系
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的目标
经理专用投资的模型
代理问题与公司价值的下降
解决代理问题的治理机制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学讲义
一、现代公司中的代理关系

股东
供应商
公司
销售商
董事会或最高经营者
股东
债权人
中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
员工
员工
员工
员工
公司是一系列合同关系的节点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学讲义
一、现代公司中的代理关系

1932 Berle-Means(伯利与米恩斯)最早发现并提出股权分散化趋势的。(《The Modern Corporation and Private Property》现代公司与私有产权)。
Berle-Means发现:美英两国大公司控制资源的范围与实力不断增加时,股东持股的状况却出现分散化趋势:公司变大,股东变小;公司股东对职业经理实施控制变得不大可能。
Berle-Means将具有超过20%投票权的股票定义为“重要”股票,那些没有定义为“重要”的股票为“经理控制的”。1929年,美国最大的200家非金融公司中,58%的财产被职业经理控制。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学讲义
一、现代公司中的代理关系

股东数量众多、股权分散,加上股东对于公司只负有限责任,出资者往往不涉及企业的日常管理,公司的管理职能完全由职业经理承担。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学讲义
二、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的目标

价值创造
战略
组织
流程
计划
预算
激励
控制
企业管理范畴
战略管理
财务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最高管理层
投资者或股东
各种公司治理机制
管理机构及其职能
动力机制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学讲义
二、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的目标

管理腐败的两层含义:管理者不能以股东利益为第一诉求,在决策上不能以股东利益为第一优先考虑的因素;管理者有意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福利的过程。
管理腐败的根本原因:经营者与股东的利益并不一致;股东不能准确察觉经营者行动,存在着监督的困难。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学讲义
二、代理问题与公司治理的目标

第一,经理往往直接侵占投资者的财产。公司法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以保护投资者利益,防止对投资者的无度侵占为主题的。(在职消费、转移财产)
第二,经理还会不断地把公司营造成自己的“个人帝国”。
第三,经理通过短期行为为自己牟利(削减必要开支以提高利润等)。
第四,经理可能会通过提高公司的债务比例降低经营难度。
第五,经理会通过不同的契约形式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第六,经理还会通过买入或出售资产来增加相对利润。
第七,经理所作出的投资决定可能反映了他们的兴趣,而不是投资者的兴趣。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学讲义
三、经理专用投资的模型
:“经理专用投资”是指经理使用股东的钱进行投资,但这个投资对于经理的价值远远超过对于企业的价值。即,由于这个投资的存在,经理的利益可能得到了保证,股东约束经理的限制性力量将不会有效地发挥作用。
:经理专用投资的资产清理价格很低。替换经理成本高昂,经理可获得更高的报酬。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学讲义
三、经理专用投资的模型
(1):公司价值表达式
代表现任经理管理经理专用投资的能力
代表当投资量为, 时,每单位生产能力所获得的利润的现值,
代表现任经理决定的“经理专用投资”的数量,
代表单位投资成本。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学讲义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学讲义
三、经理专用投资的模型
(2):替换新经理后公司的利润
新经理管理已作出投资的能力
新经理的追加投资数量,

公司治理理论-代理型公司治理问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zhencai0920
  • 文件大小207 KB
  • 时间2017-12-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