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博弈分析及对策
药事管理石文文 201330634
摘要:医患关系紧张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医患之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带来严重后果,以博弈论的角度探讨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医生及医疗机构违规行为的必然性。解决医患关系应该尽量缓解人为因素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从完善体制的角度来规避医生和医疗机构的违规行为。
关键词:医患关系;就诊;博弈
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罗(Arrow, 1963) 在论述医疗市场的特征时指出, 医疗市场中医患双方处于信息不对称状态, 从而使购买医疗服务出现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1] 。医患关系是医疗体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也是最复杂的人际关系,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工作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医生与患者之间是为共同的目标——治疗疾病而联系在一起的。这种人际关系, 从一开始就是有矛盾的。由于医学的专业性, 医患之间掌握的医学知识的信息量不同、医疗过程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等情况是必然存在的。但是这种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 而是在一定情况下可以向良性发展的。
1医患关系博弈类型分析
根据参与人能否形成约束性协议,博弈可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两种。非合作博弈论是指参与人在行动选择时无法达成约束性协议的博弈。医患之间的利益博弈属于非合作博弈。
根据行动顺序,参与人是否“同时”选择行动,博弈可分为动态博弈和静态博弈两种。医患纠纷化解过程中医患双方的行为有其固有的先后顺序,表现出次序性和选择的多次性,从而表现出博弈行为的动态特征。即:医方行动时,知道了患方的选择,或者,患方行动之后知晓了医方的选择,这就是动态博弈。在动态博弈中,行动有先后次序,后行动者可以通过观察先行动者的行为,来获得有关先行动者的信息,从而证实或修正自己对先行动者的判断。医患之间的利益博弈属于动态博弈[2]。
根据参与人是否均有完全信息的,博弈可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两种。医方和患方相比,患方在医学信息掌握方面,不如医方全面,这即是表现出患方的不完全信息性,至少有一个参与人具有不完全信息的博弈,称为不完全信息博弈。即所谓的医患信息不对称现象。故医患之间的利益博弈属于不完全信息博弈
[3]。
将以上三点结合起来,我们可以说医患之间的博弈为不完全信息下的动态的非合作博弈。
2医患关系的博弈
假设医疗市场假设医疗市场只有医方和患方,并没有监督机构和其他第三方机构参与。医患双方分别分类,医方按是否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医师法》的职责,遵守医德,尽心为病人着想分类。医生按此分为尽责和不尽责。患者按是否配合医生的诊疗活动分为配合和不配合。医患双方两两配对,形成四种情况。
假定医生诊治患者的收入为R,患者接受治疗支付的成本也为R。医生尽责时付出的成本为C1;不尽责时成本为C2。医生不尽责时往往会获得额外的收益设为Ra。将患者生病时的痛苦量化设为Cp;患者对治疗的预期效果为Ue。患者因医生尽责而收到额外收益设为Ua。
当医生尽责为患者诊治且患者配合医生的治疗时,医生的收益为:R-C1;患者在接受治疗获得额外收益,因此其收益为:Ue+Ua-R。医生尽责为患者诊治,但患者不配合时,医生的收益为0;患者要承受疾病的疼痛收益为-Cp。依次类推算出医患双方四种情况下的收益,作出收益矩阵如
医患关系博弈分析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