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测量
工具
测量时间的单位有停表、机械钟、石英钟等,停表能方便地启动和停止,在实验室中常用来测量时间间隔
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符号s,常用的时间单位还有小时(h),分钟(min)等。
1h=60min,1min=60s,1h=3600s.
长度的测量
工具
测量长度的工具有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常用的工具为刻度尺
单位及换算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符号m,比米大的单位有千米(km),比米小的单位有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等
1km=1000m=103m,1dm==10-1m,1cm==10-2m,1mm==10-3m,
1um=10-6m,1nm=10-9m.
刻度尺的使用
认
(1)观察刻度尺零刻度是否损坏,若损坏,可另找起点;
(2)刻度及单位,观察测量范围(量程)、最小分度值(准确程度)
放
刻度尺标有刻度值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平行,不使用磨损的零刻度线
看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即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要斜视
读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
记录的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即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只有数值而没有单位的结果是没有意义的
算
(1)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会更接近真实值,减小误差;(2)平均值的位数要求与测量数据位数一致,并非越多越精确,处理方法是四舍五入
目测法
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人们对1m、1dm、1cm等长度单位形成了较清晰深刻的印象,通常把被测物体的长度和已知长度单位进行比较,用眼睛估计两者的倍数就能得到目测值。
平移法
物体表面凹凸不平或几何体不规则时,我们可以采用平移的方法来测物体的长度,如测乒乓球的直径。
转化法
(1)化曲为直:测量曲线的长度时,可以让细线与曲线重合,再将细线拉直,用直尺直接测量细线的长度,就等于曲线的长度。
(2)化直为曲:用已知周长的滚轮在较长的线段上滚动,用滚轮的周长乘圈数得出线段长度。
(3)化整为零:把被测物体分成若干等分,使每一份的长度在刻度尺的测量范围之内,测出其中一份的长算出全长。
(4)集小成大:把n段相同长度的物体叠合,使叠合后的总长度比刻度尺的分度值大得多,测出总长度除以n,可以算出物体的长度,测纸张厚度、硬币的厚度、铜丝直径等常用此法。
区别
测量误差
测量错误
产生原因
(1)跟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有关
(2)跟测量人读取估计值不同有关
(1)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
(2)读取、记录结果时粗心
减少或避免
不可避免,只能减少,减小方法:
(1)采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
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就可以避免
(2)运用合适的测量方法
(3)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
定义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参照物
(1)物理学中,为了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事先选定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2)说明:参照物的选取原则是任意的,可以是静止的,可以是运动的,但一般不选自身为参照物;参照物通常指一个具体的物体,它一旦被选为标准,就假定为不动,再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其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如果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也可能不同
(2)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机械运动的分类
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方向和快慢均不变的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运动的方向不变,但快慢改变的运动
曲线运动
运动的方向在改变,运动的路径是曲线
速度
物理意义
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
定义
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其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
v=s/t
单位
国际单位:米/秒符号:m/s
两者关系:1m/s= 1km/h=1/
平均速度
大小
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跟整个过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公式
v=s/t
单位
米/秒或千米/时
注意
t为整个过程所用的时间,s为整个过程通过的路程
区别
(1)速度是针对匀速直线运动而言;而平均速度是针对变速直线运动而言的;(2)速度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而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放映物体的运动情况
声音的产生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3)一切物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震动发出声音
(4)探究发生的物体在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归纳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