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有同学建议我把课本上老师画的知识点总结一下,既然我比大家少考了一门课,就利用这段时间为大家服务一下吧。因为章数较多,最近也经常不在寝室,所以总结的比较慢,今天才总结完,希望大家见谅。
有些图和过程过于麻烦,我就没有打在这篇文档里,就麻烦大家自己翻书了。本文所标的页码均是吉林大学陈家瑞老师主编的第三版的页码。
由于能力有限,我只总结了老师画的重点部分,也有可能疏忽了部分知识点,如果有同学觉得还有什么地方比较重要,欢迎指出补充。
文档均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可能会有挺多的错别字,希望大家海涵。
最后祝大家都能考出一个好成绩!
总论
汽车的总体布置形式: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FR):主要用于货车。
发送机前置前轮驱动(FF):主要用于轿车。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RR):主要用于客车。
发动机中置后轮驱动(MR):主要用于赛车。
全轮驱动(nWD):主要用于越野车。
汽车发动机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进气行程,压缩行程,做功行程,排气行程。详见课本P22。
爆燃是由于气体压力和温度过高,在燃烧室内离点燃中心较远处的末端可燃混合气自然而造成的一种不正常的燃烧。
表面点火时由于燃烧室内制热表面(如排气门头,火花塞电极,积碳)点燃混合气产生的另一种不正常燃烧现象。
有效转矩
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平均转矩称为有效转矩,以Ttq表示。
有效功率
发动机通过飞轮对外输出的功率称为有效功率,以Pe表示。
Pe=Ttqn9550
式中Ttq为有效转矩(N·m);n为曲轴转速(r/min)。
发动机每发出1kW有效功率,在1h内所消耗的然后质量(以g为单位),称为燃油消耗率,用be表示。
be=BPe×103
式中,B为发动机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油量(kg/h),可由实验测定;Pe为发动机的有效功率(kW)。
当燃料供给调节机构位置固定不变时,发动机性能参数(有效转矩、功率。燃油消耗率等)随转速改变而变化的曲线,称为速度特性曲线。
当燃料供给调节机构的位置达到最大时,所得到的是总功率特性,也称发动机外特性;而把燃料供给调节机构其他位置下得到的特性称为部分速度特性。
曲柄连杆机构
矩形气环的泵油作用:
活塞下行时,由于环与缸壁之间的摩擦阻力以及环本身的惯性,环将压靠在环槽的上端面,缸壁上的机油就被刮入下边隙与背隙内。当活塞上行时,环又压靠在环槽的下端面上,第一道环背隙里的机油经过上边隙就进入汽缸中。如此反复,结果就像油泵的作用一样,将缸壁的机油最后压入燃烧室。
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按照发动机每一气缸内进行的工作循环和发火次序的要求,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排气门,使新鲜充量(汽油机为可燃混合气、柴油机为空气)及时进入气缸而废气及时从气缸排出。
充量系数就是发动机每一工作循环进入气缸的实际冲量(新鲜可燃混合气或空气)与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理论充量的比值,即
式中,M为进气过程中,实际充入气缸的充量;M0为进气状态下,充满气缸工作容积的理论充量。
发动机工作时,气门将因温度的升高而膨胀。如果气门及其传动件之间在冷态时无间隙或间隙过小,则在热态下,气门及其传动件的受热膨胀势必引起气门关闭不严,造成发动机在压缩和作功行程中的漏气,从而使功率下降,严重时甚至不易起动。
哈工大威海汽车构造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