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6昆明的雨.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6 昆明的雨
欣赏几张雨的图片,在你的印象中,雨是什么样子的呢?昆明是个四季如春的城市,昆明的雨会是什么样呢?今天我们就随同作家汪曾祺一同来欣赏课文《昆明的雨》。
学习目标
1、了解昆明雨的特点;
2、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3、学习作者通过拾取生活中的琐细事物表情达意的写作手法;
4、培养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
作者简介
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日出生,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1935年秋,汪曾祺初中毕业考入江阴县南菁中学读高中。1939年夏,从上海经香港、越南到昆明,以第一志愿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1950年,任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北京文艺》编辑。1961年冬,用毛笔写出了《羊舍一夕》。1963年,发表的《羊舍的夜晚》正式出版。1981年1月,《异秉》在《雨花》发表。1996年12月,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
1997年5月16日上午10点30分因病医治无效去世,享年77岁。
写作背景
《昆明的雨》写于1984年5月19日,首次发表于1984年第十期的《滇池》。汪曾祺在西南联大和昆明生活了7年,这在他一生中是一个重要时期。在昆明,他不仅接受了良好的高等教育,结识了许多师长和朋友,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还结识了后来与他相知相爱的施松卿。对于有着强烈家乡情结的汪曾祺来说,昆明无异于是他的第二故乡。汪曾祺73岁生日时曾作诗一首:“往事回思如细雨,旧书重读似春潮。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忆儿时。”晚年汪曾祺的诗文书画中,也随处可见他对故人、故土、故事的魂牵梦绕的怀念之情。
读字音
鲜腴( ) 青头菌( )
黄焖( ) 鸡枞( )
炽( )红桂花绿釉( )

zōng
mèn
jùn
chì
yòu
初读感知
导思1:文章从赠送的画入手,写昆明的雨,有何效果?
赠画
关键词:
喜爱、赞美
导思2:文中为何大量写雨季的植物?
雨中植物
昆明的雨
导思3:在作者笔下,昆明的雨有何特点?
昆明的雨
导思4: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美好情感?
情感
带着问题读课文
第一部分(1、2):
第二部分(3-9):
由描述给宁坤的画入手,引出“我想念昆明的雨”,点明主题。
详细描写昆明雨的特点以及雨季的一些植物以及相关的人和事。
第三部分(10、11):
描写雨中的淡淡乡愁,再次点明“我”对昆明的雨的想念。
层次结构
1、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头为什么要写给宁坤的画呢?
【答案】所画的倒挂而且开花的事物仙人掌、几朵青头菌与牛肝菌是昆明雨季特有的事物,也是下面所要写到的内容,为下文作铺垫,引出下文对“昆明的雨”的描述,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第一部分(1—2段)
2、第二段运用了何种表达方式?有何作用?在文章结构上有何作用?
【答案】本段采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围绕“雨”,突出“想念”二字,表达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怀念,引出下文。本题运用中间句(段)作用分析法。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接上文的画面介绍,引出下文对“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叙写。

16昆明的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djigr52
  • 文件大小7.62 MB
  • 时间2017-12-03
最近更新